現年 54 歲的松浦彌太郎同時是作家、書店老闆、攝影師、老牌生活雜誌《生活手帖》的前任總編輯,也是著名雜誌《 Casa Brutus 》的顧問。早在斜槓青年一詞誕生之前,松浦彌太郎就已經靠著自己的力量跨足多個領域。
令人意外的是,擁有多重身份的松浦彌太郎連高中都沒有畢業,當時的他因為不滿整個日本的教育環境而選擇輟學,然而沒有專業的他,接下來也不知道該往哪條路前進,稍微打些工,存了點錢便決定遠赴美國,給從來沒出過國,也不會說英文的自己一個大挑戰,靠的就只是一股「衝勁」,走上沒有目的的旅途。
無光的日子裡,在書本找到人生答案
可想而知,一開始不會英文的松浦在美國度過了一段慘淡的歲月,沒有錢也找不到工作的他,每天只能縮在又小又黑的公寓裡,讀一些沒有人要的書,讀著讀著,看似無止盡的黑夜卻帶給他無限的知識與養分。因此愛上讀書的松浦發現,比起當時在日本只能到一般書店選購精裝書,在美國則是有許多特色書店,經由店長的選書來販賣,每家店都有不同的風格,許多美國人下班後不是直接回家,而是到書店、咖啡廳享受一本書的時間,甚至是參加朗讀會。受到美國讀書文化衝擊的松浦決心回到日本,開一家移動書店,以廂型車來販售他從美國帶回來的選書。 2002 年在中目黑創立選物書店「 COW BOOKS 」。
多年在美國、日本之間流浪的松浦累積了不少人脈,豐富的經驗使他能獨立思考,培養出獨樹一格的品味。松浦著有許多本書,傳遞生活理念,以及分享過去經歷,像是《嶄新的理所當然》、《謝謝你》、《旅行的所在》等,曾經因緣際會讀過幾本他的書,受用無窮。
用心過生活,從嶄新的理所當然開始
長大之後,為什麼總是覺得日子過得百無聊賴?松浦認為:那是因為我們開始漸漸失去兒時常有的好奇心。相信每個人小時候都是問個不停,對於生活中的每件事我們都想了解,並因為「知道」而感到喜悅,卻在長大之後對許多事感到麻木,心不再充滿希望。
那麼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常保心的新鮮呢?必須從思考生活細節開始。例如小時候媽媽總是要求大家脫下鞋子後,要把鞋子整齊放好,當時看似沒有特別意義的要求,對日本人來說也算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卻在事後驚覺,這就是要讓他們重視每一個現在,而不是好高騖遠只想著未來。
在佛教的修行裡最重要的一環稱為「典座」,負責炊事或是雜務,因為佛門弟子相信開悟見信的真理就在最接近一般生活的地方,也就是廚房、洗衣房等,典座的誡訓裡有一條叫做「要像清洗別人的眼睛一般,用心刷洗鍋具」,松浦第一次聽聞這條誡訓時深受感動,心想:「這是多麽嶄新的生活道理阿!」,不管身在哪,都能用心生活,你就會發現生活就是一場波瀾壯闊的冒險。
活著是為了心的成長,不安於現狀持續向前
人為什麼活著?松浦認為:活著是為了「心的成長」。就像從孩童長成大人,漫漫人生的時間軸上,心也會不斷成長,與不同的人事物相遇,感受,思考,找到喜悅,步調慢一點也沒關係,希望心的成長踏實且持續進行,那就是再幸福不過的事了。重置心裡的「必然」,將所有發生過的事都當成是老師,正視自己的迷惘,努力探究,這份好奇心將會成為日後的種子引領你找到答案。
獲得成功的松浦彌太郎並沒有滿足於現況,他回想年輕的自己,因為總是在底層奮鬥,所以才能抬高視線,不斷前進。因此希望趁著身體健康能自由活動,將一切都重來,於是辭去《生活手帖》總編輯一職,繼續打造人生的第二幕。
筷子怎麼拿?該如何灌溉人際關係?閱讀過松浦彌太郎的書,會看到他對每一件看似是生活小事的態度,正因為在乎每一個細節,所以把生活過得非常有高度,我照著他的方式一一實踐過後,彷彿醍醐灌頂,同時也了解了他說的每件事不一定都對,松浦在書裡也提到,希望讀者們不要盡信一切他所說的,而是多看多聽,摸索出屬於自己的人生態度。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