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樂史上不朽的傳奇,用音樂改變世界的披頭四

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 (the beatles) 在發行了專輯《 Please please me 》後,不只攀升到排行榜第一名,一周賣上 25 萬張專輯,這項成績連貓王的無法超越,更打破了只有電影配樂和輕音樂的英國市場標準,自此開始有許多樂團效法他們自行創作,而這群來自利物浦的小夥子,不只每張專輯都打破歷史紀錄,而他們的作為,更在 1960 年代掀起一陣旋風。

PleasePleaseMe_1

4a249f549b92e
從左上到右下,約翰‧藍儂 (John Lennon)、保羅·麥卡尼 (Paul McCartney)、喬治·哈里森 (George Harrison)、林哥·史達 (Ringo Starr)

階級分化的英國娛樂界

在戰後英國衰敗不堪,1950 年代傳入英國的爵士、藍調,成為了貴族彰顯生活水準的娛樂,搖滾、民謠則是一般人民喜好的樂風。當時的娛樂業,主要都是效法美國,像是英國貓王,克里夫·李察 (Cliff Richard)、有著法蘭克·辛納屈 (Frank Sinatra) 影子的麥特·門羅 (Matt Monro),在資源被掌握在貴族階級上,許多歌手在唱片公司的制約下,缺乏創新的作品,甚至被戲稱是美國娛樂業的劣等版本。

 

1384491347-4127002081
克里夫·李察 (Cliff Richard)

叛逆、反主流的青年文化

以往表演者在應對記者時都戰戰兢兢,擔心失言有損自己的形象,然而在當時,披頭四是唯一一個對媒體直言不諱,風趣又很有想法,不時地對記者或自己團員開玩笑,讓一般人更喜歡這些單純幽默的大男孩,也同時反映英國社會矯揉造作的社會風氣有多麼可笑。

披頭四的風潮讓年輕人趨之若鶩,英式搖滾的崛起代表著青年的力量正在昇華,從銷售量上打敗了代表貴族階級的爵士和藍調,而四個人的穿著,妹妹頭、細長領帶也成為了男性效法的穿搭,女性也開始穿起了短裙,鮮豔的配色成為主流,年輕人開始換掉過去老舊的工人、家庭主婦服裝,用青年文化的風格來向這個社會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

62ffe4aeabc6455db37e52762899c6f8
60 年代英式穿搭

披頭四的粉絲中,超過一半以上都是女性,在當時的社會氛圍,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根深蒂固,並與傳統基督教信仰結合,導致 60 年代的女性相當壓抑,而披頭四的歌,寫著情愛、寫著自我,這些人在聽歌時獲得共鳴和感動,讓他們對於這個青年搖滾樂團熱愛不已,每場表演這些女粉絲在場外與警衛衝撞、尖叫、大哭,這些不合乎傳統女性的形象衝擊著傳統價值,也讓更多當時的年輕女生選擇做自己,而不是遵循傳統價值。

beatles-fans
在威靈頓表演廳熱情的粉絲們

披頭四狂熱在英國爆發後,也漸漸渲染了原本娛樂文化的發源地-美國。1963 年代表青年力量、改革創新的約翰‧甘迺迪遇刺,無疑是對於美國年輕社會一大衝擊,在這樣低迷的氛圍下,披頭四用一首《I want to hold your hand》感動美國年輕人,鼓勵這些年輕人們相信愛和和平,讓大家用披頭四的歌曲一起攜手前進。

在披頭四發行了《Rubber Soul》專輯後,其中融合了民謠搖滾、藍調、靈魂音樂,並登上《滾石雜誌》的「史上最偉大的五百個專輯」中第五名,不只將代表工人階級的搖滾提升到了更高的檔次,更被許多樂評、歌迷們認定為搖滾中的藝術品,並在同年接受到白金漢宮的邀演,並獲得大英帝國最傑出勳章,過去不曾有任何搖滾樂團受到皇室階級的認證,披頭四是第一個,也代表著主流文化與青年文化的就此合流。

original_450
《Rubber Soul》

用音樂掌握話語權

在迷幻風格流行的 60 年中末,披頭四發行了《Revolver》,其實驗性質的迷幻風格在當時大受歡迎,披頭四不斷的創造新的作品,並不局限於一種風格,他們很清楚,披頭四並不是要成為一個只為特定風格演奏的小樂團,而是透過每次的創作,帶領著歌迷感受新體驗,帶著他們前進。

AUGUST 6: Album cover designed by artist Klaus Voorman for rock and roll band "The Beatles" album entitled "Revolver" which was released on August 6, 1966. (Photo by Michael Ochs Archives/Getty Images)
《Revolver》

每當釋出新作品時都會讓社會有全新的衝擊,漸漸地他們成為主流文化,開始也有媒體向他們問起嚴肅的議題,他們毫不避諱地提出「反對越戰」、「愛與和平」等言論,不像其他流行樂手對於這些問題置之不理,他們成為了 60 年代第一個公開表達反戰與和平立場的流行樂團,從此以後,披頭四成為了媒體討論國際議題時必定詢問的對象。

雖然披頭四看似發展順遂,然而他們不諱言的個性在討論國際問題時踢到了鐵板,在 1966 年時,約翰·藍儂向媒體回答自己的樂團已經「比耶穌更受歡迎」,這在反主流文化盛行的英國並沒有受到批評,然而消息傳到美國後,引發許多當地教徒不滿,唱片被焚燒、團隊被威脅,甚至還有人聚集在廣播電台外進行抗議,在海外的評價和銷量也大受影響。

rs-john-lennon02-049d053a-1f8a-4c5d-9991-279027677733
抗議披頭四的遊行

與世界漸漸分歧

儘管披頭四率真的個性、堅持愛與和平的理念讓他們獲得支持,然而在國際及社會議題上的立場卻讓他們的事業備受挑戰,這也是披頭四興衰的轉捩點,在歷經美國社會的反彈後,1967 推出《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其迷幻的風格和非線性式剪輯顯現了這個時期的披頭四,充滿了超現實主義及達達主義的色彩,也表達他們想要逃離現實的慾望。

披頭四之間的關係也隨著藍儂與小野洋子的感情開始產生裂痕,團員們之間的默契和熱情大不如前,而隨著團隊的崩解,世界也動盪不安,越戰狀況每況愈下,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羅伯甘迺迪遇刺,巴黎、芝加哥街頭的暴力抗爭遊行,愛與和平似乎遇到了瓶頸,面對這樣的環境,約翰·藍儂所唱的《Revolution》表達了他對於抗爭的態度,「count me out」、「We all want to change the world」,既想要參與改革、改變世界,又不想附和這樣的暴力行為,也顯示了青年文化在面對國際局勢的兩難。

雖然專輯依舊大賣,然而暴力抗爭的狀況卻是越來越嚴重,面對這樣日漸絕望的情況,在藍儂的堅持下,釋出了《Revolution 9》,其中拼貼的大量的人聲、雜音等,試著去描繪暴力所造成的恐懼和陰影,將大量的負面情緒收納其中,用來彰顯現在失去愛與和平的社會造成的影響,也是披頭四最激進的作品。

青年文化的崩解與轉變

1970 年保羅·麥卡尼釋出了第一張個人專輯《McCartney》,並宣布從此離開披頭四,披頭四也就此解散,隨著團隊的解散,60 年代的青年文化也隨之崩解,滾石樂團的布萊恩·瓊斯(Brian Jones) 死亡,LSD 成為英國警方查緝的重點,許多當時的搖滾樂團也深受毒品所害,暴力抗爭與革命依舊持續存在,流行文化從原本的反主流風格,開始轉向經營個人特質,過去那些集體叛逆、挑戰傳統價值的精神已不復存在。

paul_mccartney-mccartney-Frontal
《McCartney》

拆團後,四個人都有所發展,但依舊無法超越披頭四時期對於世界的影響力。在外人眼中,感覺好像是藍儂私人生活拆散了團隊,但對他們而言,已經度過了彼此之間的甜蜜期、失去了熱血,就像是一群單純的大男孩,發現在表演中找不到了樂趣,就這樣解散了。在這十年間,紛擾的社會誕生了披頭四,他們用率真的個性去訴說自己的想法,即使世界不斷地在改變,依舊堅持著自我,直到熱情盡了才曲終人散,雖然結局令人惋惜,但從披頭四中可以了解到 1960 年代的文化,少了披頭四的青年文化,也就失去了意義。

1_zdmpyfSSsyJbUWP3wU0onw

雖然他們嚮往的烏托邦從未實現,但這個世界仍因披頭四變得有所不同,即使之後出現了很傑出的表演者,但仍然未超越披頭四黃金時期對於世界的影響力,他們讓大家知道流行藝人是如何與廣闊的世界互動,這四位出身利物浦工人階級的表演者用他們獨一無二的故事改變了全世界。

不可轉載
棠

每個人的內心都期待世界末日到來
每個人的內心都期待世界末日到來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 就算剩一腳也要爬!詹喬愉登頂聖母峰,授登山心法:「探險≠冒險」

    詹喬愉登山資歷超過 13 年,這兩年爬過 4 座超過八千公尺高山,包括聖母峰,典型的「我不在山上,就是去山上的路上」。越困難的地型山貌,她越想去。聽起來愛冒險不愛性命,事實上,大多數人沒有看見她的付出和努力,奉行做好萬全準備才出發,她說…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