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受到《白日夢冒險王》裡面班.史提勒在壯麗冰山中奮力奔跑、追夢的畫面,還有 Sigur Ros、Of Monsters and Men 等一批具有當地特色、又符合歐美樂壇審美市場的冰島樂團與創作人,世界掀起了一股冰島熱,越來越多人開始嚮往來到這個遺世獨立、人煙稀少而文化豐富的小國(人口只有三十二萬多人,比新竹、嘉義都還少),尋找平常生活沒有的寬闊、自由與清新。
2003 年的 Nói albinói(台譯《飛越雪鄉情》)是一部道地的冰島電影,製作團隊與演員都是冰島人,景都是在當地拍攝。片中的主角—十七歲的 Noi 生活在一個小鎮上,跟奶奶一起住,時常蹺課逃學的問題學生。對他來說冰島一點都不是那個擁有深邃冰川、極光和精靈傳說的美麗國度,他極度厭倦單調、封閉的日常生活,非常想逃離這裡的冷清與寂寥。Noi嚮往熱帶島嶼的沙灘和椰林,他生活中最大的樂趣就是看著西洋鏡中的熱帶風情畫,作著到遠方生活的夢。
整部片的基調是淒冷的,導演用了許多冰山、湖泊和積雪的遠景定鏡,讓敘事節奏更平緩,也把角色的心境強烈的襯托出來。除了景之外,片中每個人物似乎都在獨自做自己的事,沈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與別人鮮少有互動(除了 Noi 和女服務生短暫的愛情之外):獨自拼拼圖的奶奶、彈鋼琴給自己聽的爸爸、自己唸書自己回答問題的書店老闆……也不意外,長年的積雪讓人必須長時間待在室內,加上地廣人稀,因此人人練就娛樂自己、獨處不依賴別人的能力。
但這不是那種人心叵測、冷漠疏離互相猜忌的恐怖小鎮,相反的,片中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亮點,讓人看見冰島人冷淡外表下的火熱性格。幫 Noi 精心烘烤蛋糕的奶奶、積極傳授追女人技巧給 Noi 的老爸、默默欣賞 Noi 的校長……
導演細膩的刻畫每個人物在這個冰雪國度裡的生活,給予他們完整、不受打擾的空間,也讓觀眾彷彿參與了他的日常起居。Noi 渴望打破這裡的寧靜,積極的尋求著出走的機會,表面上他想逃離的是冰島的寒冷和寂寥,其實真正的因素還是青春的迷惘,放諸四海皆然的徬徨,連在最幸福的北歐也是如此。對現狀的不滿很容易寄託在對異國生活的浪漫幻想中,最好的生活永遠在遙遠的他方。
我和 Noi 想離開冰島一樣的想離開台灣。自己的一生難道就要在這個又熱又悶又擠的鬼島上度過嗎?我嚮往冰島的遼闊、冷冽、清新和自由,覺得那裡完全是台灣的反面,台灣的喧鬧、聒噪、讓人煩悶欲嘔的氣氛在那裡將不復存在……
對於 Noi 的心境我太有同感了。就像他看著椰林和沙灘出神,我也對冰雪和極光著迷不已。遠方的生活永遠能給我們精神食糧,填滿現實的缺口,和出走的勇氣。
諷刺的是,Noi 作為一個具有主動意識和行動的積極主角,最後卻是冥冥中的悲劇決定了一切,一連串的作為彷彿雪花那樣,融化後不留下痕跡。結尾時熱帶風情畫又出現了,一樣的節奏,似乎在告訴我們一切都不重要了,我們只知道,追尋遠方生活的身影永遠不會停止,有人類的地方就會有想要出走的慾望。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