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18.2016

寂靜的爆彈:聽不出來的語言,說不出口的文字

如果說吉田修一的《惡人》就像一杯冰滴咖啡,在時間的推磨下,一點一滴的開展人性;這本薄薄的《寂靜的爆彈》就是一口濃烈的黑咖啡,一個晚上的時間就可以讀完,但它的後勁卻足以讓人清醒。

《寂靜的爆彈》探討了「語言」的本質,它透過一位從事新聞紀錄片工作的男主角早川俊平與一位耳朵聽不見的女孩響子在公園裡相遇、交往的過程,開始了一場關於語言存在的正反辯證。

「當我們之間只有便條紙本,要委婉地暗示就很難,又必須選擇最少的字來表達。」

用語言溝通時,除了嘴說出來的文字本意,還會很自然的添加助詞、副詞,來修飾整句話的語調與氣氛,就是為了將自己的想法與意念,作出最無偏差的表達,但是當這些複雜的心境,必須快速簡化成一行文字時,就會為了無法適切表達自己的意思而焦躁不已。

「我怔怔地想,就是這樣由誤會招來誤會,最後搞到不可收拾的吧。」

語言無法確切表達的焦躁,其實也存於一般人的生活中。《寂靜的爆彈》以簡短自然的篇幅,適切地置入了「集合式住宅」與「巴米揚大佛」的兩個議題。語言可以被作來最直接的表達管道,卻也可以被刻意的挑撥、扭曲,最終變質成惡意。如同男主角身處的集合住宅,透過話中有話的提問、不真實的轉達,都造就了人與人之間的疏離。而早川俊平製作的 2001 年世界遺產「巴米揚大佛」被神學士炸毀的紀錄片,更將語言中的黑暗面展露無遺,藉由紀錄片的專訪,明明是經過世界各國的多次溝通,明明雙方都有共識的事情,最後還是挽回不了悲劇的發生。是語言本身就具有無可避免的缺陷,還是人類的外力讓語言反倒成了爆彈的導火線?

▲ 2001 年,阿富汗境內的「巴米揚大佛」,擁有 1500 年的歷史,曾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遭神阿富汗學士炸毀。儘管藝術、文化界人士努力搶救這場危機,仍無法挽回被佛像被彌平的悲劇。

「不知能不能叫作寂靜的瘋狂,總覺得有什麼讓我無法介入,響子越是專注,越是讓我有種自己身上的任何聲響都會被吸走的恐懼」

吉田修一讓讀者清楚的直視,當一對戀人缺少語言時,相處的過程是有多麼的焦慮不安。響子儘管有聽力上的障礙,但就如她永遠活在那安靜的世界中,她對自己的處境泰然自若,反倒是身為一般人的早川俊平,必須時常為了設想響子的處境而焦急,也直接投射了他對響子瘋狂的想念,這過程雖充滿阻礙,卻也像是一對不同國籍的戀人,最終愛上的並不是親密的語言,而是那不需要言語的動作。

▲ 日本版《寂靜的爆彈》封面。

文/哈v

電影 旅行 生活

更多即時資訊,請至《C’est 哈 Vie!》臉書專頁

不可轉載
哈 v
生活的美好,在於平凡的深刻。C'est 哈 Vie 生活誌:http://gg39958.pixnet.net/blog
生活的美好,在於平凡的深刻。C'est 哈 Vie 生活誌:http://gg39958.pixnet.net/blog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