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國、或暫離生活的城市前,我總習慣把身邊重要朋友的地址都問過一遍,好在旅行途中的某個時刻,突然想起誰的某個時刻,買張當地的明信片,把當時的心情好好寫在上頭,投入當地的郵筒,接著等待。等待郵差到郵筒收信、等待明信片坐上飛機、等待收信者收到。
在這個幾乎不寫信的年代,能在自家郵筒收到非廣告、帳單等上頭有著手寫文字的信件,是件多麼令人雀躍的事情,小小一張 A6 大小的紙張,乘載了多少情緒和心情在上頭,一面圖片一面文字,穿越巷弄,橫越大海,到你手中。不管是觀光區商店販賣的風景明信片、當地美術館的畫作明信片,或是有著獨特圖樣的款式,都在寫上你的名字後,成為全世界的那個唯一。
今年四月,身為日本迷的我此生第一次到東京,除了不斷地大吃,還特地到了幾家口袋名單中的店家,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屬於隱身在中目黑的 TRAVELER’S NOTEBOOK 了,特地買了幾張浮世繪風格(下方)的明信片,但因為太過喜歡,也就捨不得在後方寫字,成了紀念品。
一位重要朋友從上海捎來的遊記,說是遊記,或許是因為她在信上寫滿了她那幾天對於上海的印象,南京東路的車水馬龍、夜晚外灘閃著金黃光的繁華、吃不慣的食物等等,像是闖進他的日記本,窺看她的心情記事。
來自 18 歲在巴黎的自己,一張在聖家堂前那條滿是觀光商店中買的明信片,「要勇敢,別成為討厭的大人。」我在最後這樣寫著,五年後的今天看來,有點狂妄,有點天真,但仍然希望自己在逐漸茁壯之餘,還能保有當初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心的求知慾。
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家對於英國有著極大的興趣,家中那些亮紅色雙層巴士、電話亭以及掛在牆上的倫敦地鐵圖掛布,都慢慢堆疊起我對於英國的嚮往,也或許是如此,才會特別喜歡這張明信片,簡單明瞭的地鐵標誌,或許是最能夠代表倫敦的符號之一吧。
來自中國甘肅,寄信人是在中國旅行時的其中一個旅伴,短短相處不到 24 小時,他說我是他遇到的第一個台灣人,簡單留下地址和名字,一轉身,就是再也沒見過了,我忘了他的長相和聲音,卻沒忘記一起見過的那片遼闊。
一張明信片就是一個故事、一段回憶、到過一個地方的佐證,亦或是另一種藝術的呈現方式,由孩在和Boven雜誌圖書館主辦的「雜誌繪本明信片市集 Mag , Prints & Picture Book Fair」大概是近期我最期待的活動之一了,能夠看到各種材質、不同印刷效果呈現的紙本創作,再加上繪本和文具,總共三個主題市集,絕對是熱愛明信片、書本和迷戀紙張的人不能錯過的活動,就算暫時沒法出國,還是能在市集中,找到一張中意的明信片,寄出,或是留作紀念。
- 時間:2016年10月1日(星期六),12:00 – 18:00
- 地點:Boven雜誌圖書館
- 活動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026713264104894/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