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說貝蒂的愛,是狂愛的代表。
那佐格的愛,又加無邊無際又痴狂。
佐格絕對的迷戀貝蒂一顰一笑,無論她需要的是快樂還是苦痛,佐格都雙手奉上。
如果這不是愛,何謂愛?
如果這就是愛,你敢愛嗎?
女主角貝蒂跟男主角佐格在片頭就如現代愛情一樣,稀鬆常見的對眼之後開始上床關係。
直到有天貝蒂拿著行李,一樣曝露的穿著跟驕縱的笑容,闖入躲在有錢房東下得過且過的佐格生命裡。
貝蒂或許一直在追求一個依靠,也或許就像佐格最後說的:「她所追求的東西都是不存在的,這世界對她而言太小了。」即使沒有人知道佐格說的是否確實,或許那個當下他想說的是貝蒂正因為誤會自己懷孕而崩潰的窘境。也或許是貝蒂一直認為他就是世紀大作家,不斷被羞辱退稿的佐格。
對佐格而言,他就是滿足不了貝蒂,沒辦法守護著貝蒂的笑容,她總會在一個不經意間又成為歇斯底里的女孩,本來一無所有的佐格把貝蒂視為自己的責任,保護且諒解她的一切失序。
卻永遠沒辦法懂她。
先前看《丹麥女孩》,揪心的都是男主角對自我認同的尋找過程中所有情緒,不像朋友反而一致為他的妻子抱不平。
可看貝蒂一次又一次的瘋狂,或許因為電影是用佐格做第一人稱的手法拍攝,很容易進入佐格的心境當中,會不自覺愛上貝蒂的笑容,為她的崩潰心疼。
特別是當佐格在貝蒂再次崩潰後尋找了一天後,在家中看到哭成淚人兒的貝蒂,明明是令人發噱的扮相,卻會跟著佐格感到胸口一陣痛,好像只能感染到貝蒂的痛心疾首。
這部電影的感染力因為充斥的性愛與佐格的浪漫,還有貝蒂狂放不羈的性格,超出我們平常的行為與認知,更讓看戲的人著迷。
因為我們沒辦法這樣去愛與被愛,才渴望過電影得到如此轟轟烈烈的愛情。
透過他們這樣毫無退路的相愛,最後卻無法相守,才徹底的體會愛多應該出於本能,而非條件的選擇。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