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29.2016

堅定地走出一條路 林延瀟灑自由的氣息

文|高子衿

林延出生於北京一個著名的藝術世家,她的外公龎薰琹早年留學法國,是中國現代藝術、設計的開拓者,曾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第一任副院長,外婆丘堤則是中國第一代的女畫家;林延的父親林崗是中國第一批前往蘇聯列賓美術學院留學的學生,與妻子龎壔一起開創了革命歷史畫,在中國油畫的本土化與語言新風格上帶來建樹;而龎均、籍虹是林延的舅舅與舅媽,龎銚是她的表妹,林延的丈夫韋佳也從事藝術創作。作為如此藝術家庭的第三代,林延身上具有的卻是藝術大家所傳承下來的謙和之氣,對此,誠品畫廊總監趙琍也指出這正是林延受人尊敬之處,「在這個大世家裡都是了不起的藝術家,但林延並未被藝術世家的樹林所遮掩,而是堅定地走出一條屬於她自己的路;同時,她也並非採用反叛、反對的態度,去反逆以往流傳下來之物,而是從長輩的養份中,吸取精髓、長出美麗的花朵。」

24 歲時,林延追隨龎薰琹和龎壔的腳步,前往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進修,1986 年則到了美國,而後即旅居紐約,在家鄉處於社會動盪不安的期間,她則得以專注於自身的媒材探索和實驗,一直要到了 1994 年,林延才第一次回到中國。成長於老北京城中心的林延,北京城的傳統文化與建築是她對於中國的重要記憶,未料到回國時正好遇上王府井等舊有建築被拆得滿目瘡痍,「我打了出租車,讓司機拉到了王府井繞了好幾圈,其實家就在那,但就是找不著。一路上全是老吊車,都在拆胡同、蓋高樓」,林延回憶當年情景說道。

因而她產生回應環境變化的強烈慾望,回到紐約,林延開始了「致北京」系列,以紙翻製北京古建築的屋瓦等局部結構,並在每一片弧形拱起的「瓦」著上了不同的、豐富的黑色,林延提到,「從 1994 年到 2004 年我都沈浸在黑色作品裡,在黑色調中畫出色彩層次,就像在十分有限的音域中作曲。我對微妙關係變化的把握十分著迷,也讓我意識到單純的材料可被挖掘的深度。」

2005 年後,林延處理作品變得更為簡潔,她將以往被視為載體的宣紙,轉化為創作媒材的主體。林延喜歡將宣紙鋪在地板上,而由於她紐約工作室的地板是有鉚釘的鋼板,鋼板因而也成為她的模子,讓輕薄的宣紙層疊為浮雕,帶上建築的痕跡,也呼應了其身處紐約、北京,華裔、中國人,工業文明、中國傳統文化等多重獨特的實存狀態,在作品簡約的視覺經驗裡,包含了卻是極富張力的對比統合。

自此也開啟林延具有建築性格的繪畫雕塑與空間裝置創作,其曾提過,年少時更想進入建築系求學,「可我無法把線畫得很直」,而終究這份天生對於空間的敏感度,有了可以盡情發揮的場域,跨出了畫布平面的侷限。

林延的創作關懷來自於每年在中國的短暫逗留,而紙墨的傳統角色亦被她改變詮釋,她不提筆描繪,而是視紙為筆墨,以皺、破、撕、貼等動作當作皴法,認為中國的手工紙與墨同樣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與內涵,宣紙的不同本色、孔隙、韌性、透明度等,皆可開拓出視覺領域的新語彙。林延認為,「自由一直是我理想的心理狀態,也是把作品做純粹的條件,我的作品一直在衝破各種界線。」此次於誠品畫廊,是林延首度在台灣舉辦的個展,作品年代從 1996 至今橫跨 20 多年,展出以宣紙為媒材的 30 多件作品,也讓我們看到了在林延手中,宣紙作為藝術媒介所充分地自我表現,以及可能開拓的新審美領域。

01

林延|胡同#1  宣紙、墨、釘、亞麻布  41×41×3.5cm  2012  誠品畫廊提供

02

林延|致北京#4  複合媒材、紙  26×26×4cm/each  1997  誠品畫廊提供

不可轉載
《典藏.今藝術》是一本以關懷當代藝術生態為宗旨的藝術專業期刊,包括藝術家及創作、藝術評論及論述、美術史、展演空間、文化政策……等等,都是我們常態關注的重要面向。在取材上,台灣藝術生態的發展為我們的終極關懷,而由此推衍至與我們關係密切的華人藝術生態,以及世界各國藝壇的現狀與趨勢,也很自然地成為我們關注的重要範疇。在風格屬性上,我們希望提供給讀者的是真正經過組織與沈澱的優質資訊,在每期的專輯與各項專欄、專文的策劃都是朝此方向進行。期能以深入淺出的內容,對於國內藝術人才經驗與學識的累積與傳遞有所貢獻,同時也能作為潛在藝術愛好者進入與享受藝術世界的橋樑。
《典藏.今藝術》是一本以關懷當代藝術生態為宗旨的藝術專業期刊,包括藝術家及創作、藝術評論及論述、美術史、展演空間、文化政策……等等,都是我們常態關注的重要面向。在取材上,台灣藝術生態的發展為我們的終極關懷,而由此推衍至與我們關係密切的華人藝術生態,以及世界各國藝壇的現狀與趨勢,也很自然地成為我們關注的重要範疇。在風格屬性上,我們希望提供給讀者的是真正經過組織與沈澱的優質資訊,在每期的專輯與各項專欄、專文的策劃都是朝此方向進行。期能以深入淺出的內容,對於國內藝術人才經驗與學識的累積與傳遞有所貢獻,同時也能作為潛在藝術愛好者進入與享受藝術世界的橋樑。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