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24.2016

菲比讀書 ─ Susan Sontag〈反詮釋〉

在閱讀〈反詮釋〉與作者 Susan Sontag 的生平後,菲比腦內反射出的感想就是──我真想和 Sontag 做朋友啊!

在這篇文章中除了可以見到她對藝術作品(a work of art)深具同理心的支持態度外,同時亦不失其身為一名獨一(unique)觀眾的角色,使她得以帶著深具個人偏好的熱情,以及天真無所懼的開闊心胸,揭露、釐清卻不為任何人下最終定論地,對那些她深感疑惑卻大行其道的「詮釋」行為進行一場剖白,同時也對她身為一名知識分子提出自我表述,她這般直接卻又真誠的表白態度,不禁讓我想起在電影 Notting Hill 中 Julia Roberts 對 Hugh Grant 說的那句話「I ‘m just a girl, standing in front of a boyasking him to love her.」。而站在作品前的 Sontag、我們,以及所有觀眾,不也就只是一個期望在當下與作品相遇,甚至與作品反射出的我們自身相遇的那個回聲或知音嗎?

150326-Susan Sontag 反詮釋 導讀_頁面_04

Sontag 在文初引用王爾德(Oscar Wilde)的信件節錄「只有膚淺的人不以外貌做判斷,世界的神祕是可見的,而非不可見的」。只看外表,不論內在通常會被稱為「膚淺」;但在我看來故意忽略外表,專求內在則可同理定義為「偽善」。因為具有視覺能力的人,在遇見作品的一時間會打開的身體官能應該是眼睛,眼睛先看到了外觀,從概略輪廓到抓住我們眼目的那一個點(point)的這一段歷程,我們所使用到的都是「視覺」,接著訊息才會進入大腦,然後我們拿出了腦中資料庫可應用的知識理論,開始客觀理性地去看待這件作品,但!面對一件作品我們真的需要站在全然客觀的角度嗎?這個客觀是由誰定義?又是誰制定出這看似客觀的審視機制呢?誠如 Sontag 所述,當我們在面對一件作品時,我們不能忘記這個觸動我們內心的那個點,而一昧地盲目使用盛行於世的理論方法去詮釋作品,並以為如此作為就是作品所給予我們的感受,永遠不要忘了 Real art has the capacity to make us nervous。我們可以詮釋也應當詮釋,但永遠不要盡信理論,也不要輕易使用通則去詮釋,我們應當記住相遇的第一時刻與初衷,並將其做為我們(身為一名觀眾)詮釋作品的最高指導原則。

而創作作品的藝術家,也不要懼怕被詮釋,因為詮釋本身的角色設定就是為要服務作品,它永遠不可能反客為主,除非你把這長子的地位讓出因而遭受反制,但這樣就一步錯步步錯了──作品失去它與生俱來的尊貴地位、對藝術過量詮釋毒害了觀眾的感性,最終我們犧牲了作品與我們身為觀眾的活力與感性,換取了無用知識的肥大,於此惡性循環,我們終將失去作品、失去觀點。作品拯救自己也拯救觀眾的作法,其實就是盡責地做好它的本份──使作品的表象思緒夠統一、純淨,氣勢能量夠強大,並且能夠 address is so direct that the work can be,這樣自立自強的狀態,藝術就足以抵抗詮釋的蹂躪,並令自己與觀眾立於不敗之地。

150326-Susan Sontag 反詮釋 導讀_頁面_03

Sontag 作為一名美國作者、評論家,非歷史學家出身的她,卻寫出篇篇直指人心的評論作品,而她這般看似非科班出身,卻擁有超倫的專業表現,讓我想起了學習工程與銀行,但卻走向編劇與藝術理論的姚一葦,以及他在 1994 年將兩部劇本,收編於於麥田出版公司所出版的《X 小姐·重新開始》一書中所寫的〈重新開始〉後記一文,這段文字深深打中我讀〈反詮釋〉一文的心情,在此引用數段後記文字,謹表那些在我心中激起的漣漪與更多。

「我們這兒彷彿是個不設防城市,那些外來的觀念,不問是否符合我們的現狀,很快就傳播進來,而且往往是二手或甚至三手的傳播。他們把那些名詞和術語砌成一道圍牆,如果你想進去看看裡面究竟有什麼,那就彷彿走進了迷宮,怎樣也走不出來了。」

這裡我彷彿看見過度使用現行理論去詮釋作品的評論者,究竟他們說的是什麼?被評論的對象真的是那件作品嗎?還是只是評論者看到作品,翻出資料庫後的喃喃自語呢?而這樣的喃喃自語是對作品?對他自己?還是對那些資料理論呢?

Last Year at Marienbad. Photo Courtesy Rialto Pictures.
Last Year at Marienbad. Photo Courtesy Rialto Pictures.

「對於所有這一切 (姚一葦這裡指的是前述的名詞、術語與其他)──讓我統稱之為「記號」吧,我總是恭敬地閱讀它們,但是在恭敬之餘,免不了會把它們看成一齣戲劇。所謂戲劇,乃是說,那些使用這些記號的人,只是演員,當他們走下舞台時,他又回到他自己,和我們同樣的一個「人」,具有與我們一樣的慾念、感覺和情感,也和我們一樣要面對各式各樣的難題和困境;而那些美麗的「記號」只是在扮演時的必要服裝或道具而已。問題是這些服裝和道具將隨著他所扮演的角色而異,常常使我們忘卻了他的本來面目;尤有進者,連他自己也忘了他究竟是誰。」

source-lecture-11

真正的評論其終極目的與功能是什麼呢?它的目的是使藝術,以及我們觀眾自身的經驗,更為貼近,並更顯其真實(Making art and our own experience more rather than less, real to us.);而它的功能則是告訴我們藝術何以成為這樣,甚至是它就是這樣,而不是論述它的意義(Showing how it is what it is ,even that itis what it is, rather than to show what it means.)。永遠不要本末倒置,找到我們應處的位置,作品做好作品,觀眾做好觀眾,詮釋做好詮釋,各司其職,彼此相襯。

「回到「人」的本位上來,我想應該不是記號創造了人,而是人創造了記號。所以人還是「人」,只有他要把自己變成什麼,才能成為什麼;「人」的意義不是外來的,而是來自他自身。」

Sontag 在文中引用 Lawrence 所言 Never trust the teller, trust the tale,在此可以做出一點回應與呼應。我們要相信自己身為觀眾的直覺,也要相信作品,而不要盲從於各理論詮釋,我們不需要輕易的、簡而化之的詮釋,我們需要那份面對藝術最直接的情感觸發,尋回自身感官與感受經驗,恢復藝術應有的本性。

Against Interpretation

〈反詮釋〉書寫背景

二O世紀六O年代初期,美國盛行以 Freud 及 Marx 思想教條作為系統詳盡之詮釋學(hermeneutics),

深挖作品文本隱藏內容(content)之舉大行其道之際。

書寫主旨

Sontag 重新定義「詮釋(interpretation)」。

大力提倡藝術/文學之形式主義,抨擊西方自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以降之模仿論。

Sontag 憂慮今日我們已無法在理論之前,再回到那份藝術不須再為自己辯護的天真

No one to ask the work of art what it said 因為每個人都知道(或認為每個人都知道)作品做了什麼(p.217)。

今日偏重於「內容(content)」的觀點,「詮釋」已成為觀賞藝術作品的一種阻礙,令人厭煩的,一種庸俗主義(philistinism)。

期望對於美國在戰後走向後工業與後現代社會過程中,所呈現的感官失覺,以及在理性支配下失去人性本真的現象,給予當頭棒喝。

渴望為因上帝已死而失去信仰,呈現精神危機的西方世界,給予撫慰感官與精神之良藥──藝術的審美形式(form)。

並大膽將詮釋比喻為工業汙染(p.222)

大聲疾呼尋回自身感官與感受經驗,恢復藝術之本性。

文章大綱

1. 人類經歷藝術之經驗:As an Instrument of ritual / Tromped’oeil / Form of therapy

2.  西方藝術之意識與反思:mimetic theory / art as subjective / work of art is its content —there reallyis such a thing as the content of a work of art.

3.  詮釋的定義:A consciousact of the mind which illustrates a certain code, certain ‘rules’ ofinterpretation

4.  今日的詮釋

5.  詮釋所預設的前提:A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clear meaning of the text and the demands of(later) readers(p.218)

6.  詮釋的意義:liberatingact / revising / trans-valuing / escaping the dead past / reactionary /impertinent / cowardly / stifling (p.218)

7.  詮釋的反作用力:revenge of the intellect upon art/ world. (p.218)

8.  詮釋應有的作為:As the modern way of understanding something(p.219)

9.  詮釋應有的態度 (p.219~220)

10.藝術對詮釋的反撲:To avoid interpretation, art may become Parody/ Abstract / Merely decorative / non-art(p.220)

11.電影之所以尚未被詮釋蹂躪的原因 (p.221)

12.完美詮釋應處的位置:Making the criticism serve the work of art. Transparenceis the highest , most liberating value in art─and in criticism─today

13.我們面對一件藝術作品該有的作為:recover our senses (p.222)

14.In place of ahermeneutics we need an erotic of art

不可轉載
沈菲比
1980年生於桃園,現居創作於桃園。喜劇性格,老派思想過著堅持與理想並進的人生現以獨立策展人、zine maker、煮婦、研究生以及高中老師等多重身分切換著
1980年生於桃園,現居創作於桃園。喜劇性格,老派思想過著堅持與理想並進的人生現以獨立策展人、zine maker、煮婦、研究生以及高中老師等多重身分切換著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