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28.2016

《因為愛情:她消失以後/離開他以後》:疼痛的剖面圖

「如果沒有完整的自己,他倆的愛情永遠是兩道錯開的拋物線,無以密合成一個圓。」

共同孵育過的美好足以抵禦失去時一點一滴的嚙噬?

倘若萬物皆有魂,那麼悲傷是創痛的幽靈。它一路蒐集記憶的灰燼,心情的屑垢,於是日子裡的每一步愈拖愈重。有一天,你累得無法動彈,才發現了負荷的包袱。你急欲卸下,面對幽靈諱莫如深的獰笑,卻迷失心底的密林。你分辨不清,那傷是持續化膿,抑或結痂了?疼痛到一個程度,你的感知便進入痲痹狀態,從裡到外,所有的層次細節都混淆,界線模糊。

時移事往,轟烈的都將在時間裡淡泊成痕跡

一個孩子的死去,也許像一個虛空黑洞的引力,分秒將人吸向墮落的谷底。生命的隕歿只是一陣驚愕,真正長久糾纏的不情不甘,該是他的未來幻成曝光的空白。連期待他是好是壞是無奈都是沒有輪廓的枉然。

從喪子的哀慟中輻射擴散效應使然,他們的夫妻關係日況愈下,瀕臨破碎。曾經緊繫彼此的構成隨著孩子的逝去而潰解,慢慢的,他們從不能自處終至無法相處。她毅然消失,他慌惑追索。她怨懟他輕易就拋掉才剛發生的事,作息如常,他憤慨她封閉心門拒絕溝通,切砍所有釐清彼此罣礙的可能。

一起享有過的快樂遺落了,難道就不能一起攜手扶持挺過艱難關卡,勞燕分飛是不可避免的選擇?或者,就像劇中的一句台詞「他不堅定了,我很強硬,於是就這樣了」?他們處理悲傷的態度、方式與縱深不同,於是不同造成了碰不得的尖銳,不躲避只會痛上加痛。情感那麼重,有時歧異便是最後一根稻草。

他們各自在回憶裡磕磕絆絆,期間並非沒有嘗試努力過,但帶著傷的倆人,兜繞了一大圈,終於明白再也回不去那個從愛情出發,因孩子誕生而圓滿的美好的地方。這人間,畢竟時移事往,轟烈的都將在時間裡淡泊成痕跡。愛情還是一顆飽滿的汽球,沒有破掉。只要她繼續逃,逃得夠遠了;他在一團混亂的生活裡不斷試著理出頭緒,把握節奏了,他們總會在適當的時機地點再度相遇交集。

約莫是人的一種自癒能力吧。所以,他腦海裡對孩子的記憶逐步走遠,而她對孩子的臉龐印象愈漸稀薄。他的父親說,一顆流星劃過夜空只需一秒的時間,但至少你看見了它的美麗,不是嗎?雖然肉麻俗濫,倒也填補了心上一塊崩裂的缺憾。那個生命的存在即便短暫,曾經片段的當下卻已是永恆了。

浸淫酸楚太久,幾乎窒息,是倦了厭了,他們都想也一直使勁成為煥然一新的人。至少面對鏡子裡的自己時。當苦澀在步步躓頓的日子裡研磨成粉末,一陣風吹揚,他們被嗆逼出釋放的淚水,也緩緩鬆懈了掐緊手心的指尖。到底,他們需要的不是相互舔舐的傾訴,和解的安慰,而是找回在痛苦中失落的自己。如果沒有完整的自己,他倆的愛情永遠是兩道錯開的拋物線,無以密合成一個圓。那才是,痊癒一切的契機。

逃避和畏縮是人的本能反應,還好我們同時也具備天生趨光的能力

《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在離開他以後》(The Disappearance of Eleanor Rigby:THEM)

在我看來,要探討的不是兩性議題(其中至多是差異),亦非單純愛情。劇本核心所著力的毋寧是創傷。面對傷痛,你我都有一幅屬於自己的剖面圖。我們不曾是理智選擇可以承受的視角,而不過是在抗拒接受整體事實的發生。

「我們總會遇到困難,無論什麼時候,總會遇到的。還有一些別的事,不會按照你想要的方向發展……我認為,關鍵是不要逃避和退縮。即使逃離和退縮是當時情況下最理智的選擇。」她的父親如是說。

如果逃避和畏縮是人的本能反應,還好我們同時也具備天生趨光的能力。多久以後,他不再掩藏,她不再怯懦。夜幕低垂的紐約街頭上,於是出現了兩個煥然一新的男女,一前一後,亦步亦趨著……

2014│《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在離開他以後》(The Disappearance of Eleanor Rigby:THEM)Ned Benson│James McAvoy│Jessica Chastain│Viola Davis

The Disappearance of Eleanor Rigby:THEM

The Disappearance of Eleanor Rigby:THEM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gP58r22DBg[/youtube]

不可轉載
Eliot
嗜讀。想像,是習慣也是養分。對於小事小物的顯微鏡式描寫情有獨鍾。喜歡沒有明確的開始和結束。是一種自得其樂之外,大概也類似偏執了吧。
嗜讀。想像,是習慣也是養分。對於小事小物的顯微鏡式描寫情有獨鍾。喜歡沒有明確的開始和結束。是一種自得其樂之外,大概也類似偏執了吧。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