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聽過這種說法:「當我們開始談論青春時,就代表那段時光早已離去」
擺脫孩童的稚嫩,朝著成熟的大人路邁進的過程,那些無來由的憤怒、取之不盡的熱血活力、隨便喜歡起來就要海誓山盟的戀曲,現在回頭看才發現盡是些雞毛蒜皮,無法理解但想起來嘴角會上揚的事。當這些回憶遠的只剩下片段的記憶時,美國藝術家 Ian Thomas Miller 便用年少時期反覆出現在身旁的人事物,和不可言語的情緒,拼湊成一幅幅獨特的青春畫作。
第一次看到 Ian 的畫作是在 tumblr 上,鮮豔的背景色塊、夾著香菸的手、滑板和酒瓶、臉部不清的人物,看似衝突的元素卻以一種和諧的方式共處著,完全對中我的胃口,不到三秒立刻成為小粉絲。透過 email 有幸直接訪問到 Ian 本人,從字裡行間感受到他的真誠,很單純的喜歡創作,很單純的梳理著年少時各種奇怪情緒,用他最擅長的畫筆。
筆者(以下簡稱 A)
Ian Thomas Miller(以下簡稱 I)
A:請你先自我介紹,以及開始接觸的過程。
I:嗨!我叫 Ian Thomas Miller,是個目前在芝加哥生活的二十二歲畫家。跟其他很多畫家一樣,我從小就很喜歡繪畫,只不過上了高中後才開始正視這件事情。
A:藝術創作對你來說是甚麼?
I:藝術創作這件事是目前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事!不單只是拿出一樣全新的東西讓人耳目一新,而是藉由這種方式讓自己得以檢視、審查或重新定義各種我攝取到的新點子。
A:你的創作靈感來源?
I:最近影響我作品最多的是人、日常生活的物品、身處環境這三者間微妙的互動關係,有時在朋友家的游泳池旁或假草皮上,盯著這兩個地方一陣子自然就會有想法,當然,流行文化和時常發生在身邊的矯情故事也是我創作的基礎之一。
A:請分享你的創作過程,有哪些細節是特別注重的嗎?
I:一切都是始於一個想法,再來很重要的是要拍相關聯的照片,很多很多的照片。為了更接近腦中的想法,我會同時用傳統膠片相機和數位相機拍攝,接著將這些混亂的元素歸類拼貼,最後再用油畫完成整幅作品。
A:你的畫作大多是關於年輕人的生活常態,比方說酒瓶、滑板、朋友之間的無所事事、菸等,為什麼會想畫下這些特地的物品?你想告訴觀者甚麼?
I:我想,特定物品的出現或畫中的人像有助於視覺化或營造一個我想帶大家進入的場景,就像你問題中提到的那些東西,我相信大部分是會反覆出現在年少時期的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代表著的是"那段日子"在"那個地方"做的"特定的事",到最後,他們的意義早已遠遠的超過只是件單純的物品。每件畫作想表達的不盡相同,但綜觀來看,都是希望手勢、肖像、環境等元素能如同催化劑般,讓看的人更容易帶入自身經驗,搭配年少時期會發生的事績及關係,打破畫作與觀者中間的那堵牆,並更深入到他們的私領域。
A:畫作中的人物大多沒有清晰的臉孔,臉部一定會被某樣東西給遮住,有些甚至只有身軀沒有頭部,這樣的設定有甚麼特殊涵義嗎?
I:我發現這樣的表現方式更能創造出一個不被拘束的環境,不特定將某張臉帶入,整個場景因此變得更開放,裏頭的人物有可能是你或你的朋友,任何人。
A:你在芝加哥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呢?
I:我花了很多時間在喝咖啡(笑)和不然就是在工作室畫畫。這座城市有著非常良好的音樂品味,或許是歷史使然,再加上這裡隨時隨地都很忙碌,你永遠不怕沒事做,我自己是非常享受這樣的生活的。
A:可以跟我們分享你喜歡的藝術家/電影/音樂嗎?
I:我一直都是 David Hockney 的粉絲,也很喜歡新生代藝術家 Alex Gardner 和 Laura Callaghan,他們的作品都精彩的不可思議!
電影方面呢,雖然好的電影不斷推陳出新,但 Bas Luhrman 執導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一直是我心中最愛。
紐約獨立搖滾樂團《The Pains of Being Pure At Heart》最近出的新 EP 是我最近的心頭好!
今年才二十二歲的 Ian,藝術資歷雖然淺,但透過網路平台的傳散,倒也養了一群死忠的 follower(例如本人我)嚴格說起來,這個年紀算是青春歲月的後半段了,而 Ian Thomas Miller 用自己的觀點,幫自己的,甚至是你的我的青春歲月編輯整理成一幅幅獨特又引發共鳴的藝術作品。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