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06.2016

看雪梨歌劇院的故事,就像讀海上的一首詩

opera-house-1031094_1920

文/Teresa

 

12 月冬日,校園裡聖誕節的裝飾閃著亮光,

三采編輯群拜訪了位在臺北士林區的天母國小,

圖書館裡有一個特別的角落,

它圍著藍色的布景,就像是海洋一樣沉靜,

木質地板呈現一個舒適自由的空間,

孩子依序席地而坐,一雙雙眼睛,專注地看向前方的老師,

老師手上的書,剛好翻到了「雪梨歌劇院」。

梁丹齡老師說:「老師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本書,

這本書的中文版現在全台灣只有老師手上這本。」

12674376_1352292328129666_917102359_n

「哇!」

同學們感到驚奇的又往前坐了一些。

「曾經出過國的請舉手」

現場大約 15 位同學,幾乎一半都舉手了。

「說到埃及,大家想到什麼?」

「金字塔」

「法國?」

「巴黎鐵塔」(其實正確是:艾菲爾鐵塔)

「澳洲?」

「雪梨歌劇院」

 

孩子們專注地跟隨老師的腳步,進入雪梨歌劇院還只是一張草稿的時代。

12660414_1352299234795642_1847074058_n       

sydney-668722_1280  

12596118_1352281361464096_32942601_n  

當時,雪梨市長決定為這座城市建立一座歌劇院,

1955 年 9 月 13 日發起了歌劇院的設計競賽,共收到了來自 32 個國家的 233 件參賽作品。

評審在審閱了大量的設計作品後,

有一張用鋼筆和墨水畫出的簡單素描讓他們最為青睞,

那張設計圖上的歌劇院,從海上看過去,就像是停靠在港岸隨風揚起的風帆,

就像是一首詩。

 

設計者是來自丹麥的建築師約恩‧烏松。

在當時的建築技術,要建造出雪梨歌劇院圓弧的外型,

又不完全是圓形的屋頂構造,

耗時又耗力,金錢的流逝源自重複實驗又歷經失敗,

當時讓所有人引發了質疑與激烈的爭端。

 

1966 年,設計師烏松因建造過程中的種種政治、資金等因素,

導致與雪梨政治家、民眾引發爭執,並且被質疑。

烏松憤而離開澳洲,回到故鄉丹麥。

雪梨歌劇院動工始於 1959,歷經 14 年,在 1973 年正式落成,

2007 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sydney-352492_1920

sydney-opera-719780_1920

在它開幕的那一天,雪梨港擠滿船隻,

岸上人潮洶湧,山丘上滿是觀光客,大家都在爭相目睹它的美。

雪梨歌劇光照耀下燦爛奪目,就像當年烏松畫的設計圖一樣,

這時候大家才恍然大悟,明白烏松設計的初衷,

歌劇院必須要像一座雕像,從任何一個角度,都要一樣美麗才行。

 

而每年最早跨進新年第一天的煙火秀,

不禁讓人遙想起當年,

那位雪梨歌劇院的設計師─約恩‧烏松卻從未造訪這棟建築。
在歌劇院建成後多年,雪梨人想邀請烏松到訪。
「他年事已高,無法搭長程飛機到雪梨,」烏松的兒子這樣寫道。

「不過身為歌劇院的創造者,他只要閉上眼便能看見它的模樣。」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yDT-2K3VlU[/youtube]

部分內容摘自《建築的故事》

 

不可轉載
三采文化
我們不曾懷疑,一本書的力量,可以改變全世界。 出版的路不會有侷限或終點,未來,我們希望能與更多的作者、創作者合作,激盪更多出版的可能,創造更美好的閱讀感悟。
我們不曾懷疑,一本書的力量,可以改變全世界。 出版的路不會有侷限或終點,未來,我們希望能與更多的作者、創作者合作,激盪更多出版的可能,創造更美好的閱讀感悟。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