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06.2016

延平北路 789 專訪 ,城市對談 — 與褚瑞基老師談公共藝術與城市互動

藝術跟設計充斥著我們的日常生活,不經意影響著我們的審美觀跟美感,同時也是人與人互動的方式。延平北路 789 邀請到褚瑞基老師,跟大家聊聊公共藝術的發展和之於城市的角色,在不知不覺中,藝術是如何跟我們產生交流呢?

1

1. 您是建築背景出身,請問是在怎樣的契機之下進入社區營造以及公共藝術這一區塊?

我在台南傳統的老社區長大,外祖父是台南文獻會的委員,從小就對社區有許多連結。大學念淡江建築系,80 年代台灣正好經濟起飛,許多大型的經濟建設出現,老街相對慢慢消失,那時就參與了許多拯救老建築以及老街的活動,最有名的是林安泰古厝以及迪化街。後來出國念書,2005 年回來後應聘為文建會公共藝術審議委員,當時台灣公共藝術正在推廣,身邊許多朋友也都接觸這一塊。

所謂社區營造就是:人、史、地、產、景,台灣要有好的文化體質必須從社區開始,而公共藝術是一種「景」,大多數的人認為公共藝術只是蓋個藝術品,但其實應該是人與人心之景的連接。2007 年我們幾位友人成立台灣公共藝術教育發展協會,進行文建會的出版及研討會案,以及進行公共藝術教育的推廣及活動。無論是建築、社區營造或是公共藝術其實都是與人產生連結、都是產生溝通。大部份過於專業出身的人比較不喜歡民眾參與,但公共藝術就是在公共空間跟人對話,不管是當地社區的共同參加,或是完成後居民看得懂也喜歡這個作品,它的本質都是溝通。

11  新屋心連接  葵之屋

2. 您認為公共藝術是如何影響一個社區或城市?藝術之於城市扮演怎樣的角色?

藝術在每個城市扮演的角色都有些許不同。

現在中國約有 1000 多個與環境藝術相關的系科,甚至有些直接命名為公共藝術系,對他們而言,公共藝術可以是一種權利或政治工具。而在歐洲,不需要特別定義公共藝術,生活環境就扮演美學的角色。義大利人穿著美麗,不需要上色彩課就能搭配出協調的色調,或是街上有許多雕像和噴泉,透過這些似乎能明白城市的歷史。

2000 年台北街頭出現大鳥籠和斑馬屁股,大家看了開始有興趣,這是一種美的意識的提升。台灣公共藝術有所謂 1% 條款,也就是如果你有 100 億的建設案,就必須拿 1 億出來做公共藝術,同時也代表要用美的 1% 把 99% 的醜給掩飾掉;這說法雖然很荒謬,但對社區城市或公共空間來說,公共藝術可以很積極的出現與城市對話,我們會希望它扮演發酵作用,產生更多人與人的連結。

3. 您認為公共藝術在台灣的發展如何?

從數字上來看,今年台灣平均有4億預算用在公共藝術,這幾年進步很大,作品越來越多元。但也有兩個現象,一是因為公共藝術公開的案子比例約為 30%,而 50% 屬於邀請比件,使年輕藝術家很不容易進入這樣的系統;二是許多人自己設立公司參與案子投標,於是產生強者恆強的現象,像林舜龍老師的團隊便轉型做策展,藝術家吳建福也找了許多人合作,每個人都在尋求突破。基本上台灣的公共藝術區分為兩派,一邊是廣義的,希望創意軟硬體都有的,甚至強調公共參與,第二派認為作品才是核心。

今年我很喜歡的一個案子是黃心健在 101 捷運站的作品「相遇時刻」。黃心健本身是念台大機械系,但在美國念博士時突然跑去學動畫,然後做了許多藝術創作。「相遇時刻」是一個翻牌機械裝置,台灣最後一套這樣的機械型裝置被丟在台鐵的倉庫裡,他們將它重新借出、開模打造,失敗了多次才成功。他想用身體去詮釋台灣人,動用了幾位攝影師拍了幾百人,全台灣都跑遍,這個案子有很有趣的敏感度,是機械與人的連結,跟這位藝術家的背景很相似。

4. 簡單描述桃園地景藝術節執行過程

桃園地景藝術節當年花了很多經費請來許多國際知名的藝術作品,像是霍夫曼的「黃色小鴨」、草間彌生的「生命的足跡」等。文化局希望桃園地景藝術節能跟社區產生連結,所以找了中原大學的陳歷瑜老師,找了我和其他在地的團體一起參與。

6  彩繪美化 - 學生劉映萱

我和十個學生一起創作,他們不但要做田野調查,每人也都要改變一個空間。有學生因為屋主是做資源回收,於是他把瓶蓋全部串起來覆蓋在建物立面上,很真實性的改造方向,還有學生將路燈創作成動物的樣貌。而我自己也完成兩個案子,其中一個是做了一顆竹編的球放置在一個三合院,這個三合院原本是個大家庭居住的地方,後來分家了,但弟弟非常不捨得。我將這顆球延伸出幾條線,每一條線代表一個家族的成員,開幕那天邀請兄弟姊妹一起回來將這些線綁回球上,哥哥代表這個球的中心,也有期待的象徵,但最後哥哥沒有出現。另一個則是在一面老牆壁做三度空間的彩繪創作,所有消點都消在老屋廣場的正中心,暗示家族的中心點。另外也邀請在地的居民一起參與設計,把學生做的東西和大家一起討論,並把空間改造,並做了兩個星期的展覽。

這對我來說不只是案子,而是要讓學生進入社區與社區居民直接面對面。

12  新屋心連接活動

5. 身為桃園龜山眷村故事館策展人,是否可以分享未來的發展方向,學生在這之中又可以扮演什麼角色?

這個案子被當成憲光二村的前期計畫。很快的文化局馬上要開始去修繕這些眷村的老房子,未來銘傳大學也可能會試圖OT一部分。我好希望能把建築系遷進去(哈哈)。當然商業設計系和商品設計系可以用部分房子做實驗基地在裡面創業。

目前我協助經營的眷村故事館其實面積不大,一樓做展覽,二樓有空間可做講堂,但最多容納二十五人,其他是辦公室跟小展覽,也提供在地小朋友閱讀及玩樂場所。我讓設計課的學生在房屋跟周圍做創作,像眷村故事館緊鄰馬路,我們想跟車道做出區隔,就讓學生建造出花台之類的設計,房屋後側則由建築系學生搭建出一座廚房,還做出了許多展示架。

因此它是多功能的房屋。有空間就能產生平台,讓學生甚至我自己在這個地方接觸到人、地、事,物。做社區營造必須和社區產生非常緊密的關係。至於為什麼我們要做廚房呢?因為社區媽媽們幾乎每天都會來聊天、做菜,因此廚房及吃飯的地方產生人的互動性。

12115620_527423517433617_4652247682252880768_n

6. 可否舉一您認為以藝術進駐社區達到良好效益的案例?

元智大學的陳冠華老師曾經帶著學生進入內壢的社區,起源是當地里長有天寫信給元智校長,希望元智大學能夠跟社區有互動,於是陳冠華老師便起手處理這件事。一開始那是非常麻煩的社區,有妓女、毒蟲跟退伍的老軍人,最初學生什麼都不瞭解,跟里長到當地了解狀況,到處亂拍照,甚至被保鑣追打,但是進去一年後就跟在地產生友好的情感。

因為社區是個三不管地帶,車子亂停、狗大小便沒人清理,其中一個學生便跟里長反應,但里長也無能為力。學生就做了一個大型裝置藝術「巨型大便」,白天放在廣場,晚上拖到別的地方繼續擺放,在地人就打電話給里長抱怨這個藝術品看不懂、長得像大便。里長就將狗屎和環境髒亂的事情跟居民解釋,當地人便開始清理狗屎。

到了第二年學生開始改造空間,後來他們又申請第二期計畫,並持續進行到現在。該社區有一棟廢棄很久沒有使用的建築,陳冠華老師跟屋主討論可以拿來如何使用,結果屋主決定將房子無償提供給元智大學使用。學生們在裡面建造了餐廳、廚房等等,變成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空間。這社區也為之改變。這就是好的案例。

7. 非在地人角色進駐社區時,該如何在創作與破壞當地原貌之間達到平衡?

要保有一個意識:你本來就是外地人,因此要表現得像去別人家作客的道理一樣,這是最基本心態。可以參考土溝社區、大崎社區,他們是以社區營造的心態進去,要先教育自己尊重在地居民,要非常了解在地的結構,才能夠產生好的影響,這在我們專業的術語叫做”擾動”。

8.您認為台北近幾年來的城市發展以及社區營造有什麼樣的趨勢?

台北市前一任都更處處長林崇傑過去受日本社區營造大師西村幸夫老師的教育;他將都市更新的執行做得像社區營造,舉例:URS 計畫。計畫有兩種內容,一種是廢棄空間,他試圖讓年輕人或公益機關進駐,以茲活絡再使用;第二種是都更發展過程拿到捐贈的空間,像迪化街幾個URS 空間都是捐贈空間,他將他們轉化成共食餐廳或扶植年輕人找到機會的共同工作平台。其他位於民西路的 URS27 計畫,則在一、二樓配置藝廊、三樓有文創公司進入。許多參酌國外經驗中保留老舊社區並且復興的經驗,被林局長執行的非常成功;簡而言之,軟硬體要兼顧,城市的確可以協議共進產生有創意的營造。

2

9. 您對於社子島的發展以及政府所提出的方案有怎樣的想法?

都市計畫有它的流程,有了主計畫後寫細部計畫需要數年,主計畫通過後還要進行區段徵收、改良、公共設施建設、配地等等也要數年以上,以柯市長承諾的八年來說非常勉強。因為強調民主而提出三個方案並以 i-voting 方式決定,現在講這些計畫都是很片面的,「運河社子島」走荷蘭自然水系及生活共生的系統,阿姆斯特丹跟水長年的關係是熟悉的,但我們水文的資料還沒全面性調查,因此相對來說另外兩個方案可能會較務實。

一般沒有相關背景的人面對這三個提案只能憑想像,再來就是憑自己的利益。只要牽扯利益投票就不會理性。台灣的法令是誤謬的,像目前許多地區法令限制,住宅因為容積跟建蔽率關係只能蓋低樓層,以北大特區來說,原本也是希望低樓層的”田園城市”,但現在都蓋滿了二十幾層樓的建築,當初想像跟之後真正的樣貌會完全不一樣。對我來講進行社子島的三方案方式都是政治手段,牽涉媒體效應和政治議題,其實大家不必想像的太美好,之後許多妥協就會跑出來。

例如土地設定為農業發展區要那些農人永遠都種田、保有那塊地必須教育農人並說服他們所做的事情產值比其他行業高,但在台灣稻米漲價人民有壓力,沒辦法讓農業完全自由,我們又從國外進口便宜的米打壓到自己的農民。因此土地的發展就更無法保持原本的計畫,而轉變成商業考量。

10. 您對於延平北路 789 有沒有什麼建議或是想法?

桃園藝文陣線是由徐佳伶和一群人一起執行的計畫,她唸完台南藝術大學後回到桃園,發現許多人畢業後留在南部或到台北,雖然想回家鄉,但沒有藝術相關產業可以謀生。他們在桃園一條老街借到一棟老房子,因此開始募資做了展覽,沿著街道面也有各種藝術創作。他們也在老屋內販賣手繪明信片、文創商品等。

他們將場域轉換成平台,結合其他散居在各地的藝術家共同創作,這是你們可以參考的,把它當成一個擴大性的社區營造,不單是牆面創作,而是透過它,進行擴散性。這次在台北城市設計展中以一位人類學家到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去拍照、生活也認識了一些人, 並帶一個藝術家回到台灣,換他來拍台灣。這就是所謂的一種擴散。對於你們的建議便是進行”擾動”與”擴散”,但要非常小心不要打擾原有居民的生活。

 

延平北路 789 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YanPingN.Rd.789/

不可轉載
wadasi
「懸盪在能做什麼與想做什麼的念頭間,在鬧鐘響鈴前一分鐘醒來關掉鬧鐘。」不說日文、不怎麼特別的日常。▣設計 / 收集 / 偶爾創作▣
「懸盪在能做什麼與想做什麼的念頭間,在鬧鐘響鈴前一分鐘醒來關掉鬧鐘。」不說日文、不怎麼特別的日常。▣設計 / 收集 / 偶爾創作▣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