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國度 ─ 對於活在這繁忙、崇拜物質及奉行金錢至上的現實主義時代裡的現代人,只不過是個虛構、荒誕不經的理想國度。現代人認為追求經濟成就才是全部快樂的泉源。無可否認,一個國家變得越強大、經濟越繁榮,人民群眾才能脫離困苦貧窮把生活素質提高、變得更富裕,而負債累累貧困潦倒對於個人或家庭確實是痛苦的,但物質富裕的生活不絕對是等於快樂。
第一次聽說不丹王國,是關於梁朝偉與劉嘉玲在此結緍的娛樂新聞。而第二次再度深入打聽不丹王國,是透過一位與我就讀同一間大學的不丹籍助教博士研究生。讓我印象很深刻的對話,是助教說他很不喜歡雪梨的生活,因為這裡的人們都不會停下腳步給予周遭一點的關心及同情。對於這番話是真的有點讓我吃驚。城市人生活節奏比較快,人際關係比較疏遠,而在許多城市逗留過的我早已習慣了這份冷漠。比起台北、香港、東京、和新加坡,雪梨算是個步伐較緩慢及多一份和善的城市。他的話讓我更加對不丹國的生活充滿了好奇感。
貧不等於苦,富不等於樂。坐落於喜馬拉雅山山腳下的不丹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在制定國家政策時不以經濟為出發點,而是必須以「幸福與快樂」作為根本出發點。國民幸福總值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也稱為國民快樂指數,是由不丹第四代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 (Jigme Singje Wangchuk) 於 1970 年代所提出並實行。西方國家最重視國內生產總值並以此判斷各國經濟發展程度及衡量國富與民富的標準。曾到英國留學的不丹第四代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見識了歐美西方國雖繁榮富裕,人民卻不快樂,還在發展過程中,流失了傳統文化並破壞珍貴自然環境,所以以此為戒,衍生了國民幸福指數的想法並規定國家有責任促進人民的快樂幸福感。不丹王國將幸福快樂融入治國的哲學思想, 利用政治結構和政策功能,盡力讓全國人民過得幸福與快樂。
不丹的國民幸福總值具體轉化為四大支柱:「環境保護」、「維護文化」、「均衡經濟發展」和「優良政府治理」,讓國民在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之間保持均衡。不丹政府致力於保護環境,在 1999 年宣布不丹為無塑料國家,並全面禁止菸草的銷售,還規定人民在境內每砍一顆樹,就得種上兩顆。正因為如此,不丹在 2005 年被聯合國表彰為「地球衛士」。為了讓不丹人民毫無負擔並致力改善他們的生活,不丹的醫療與教育是全免費的,而每位人民還能享有一份田地。在追求國民幸福總值的發展戰略指導下,不丹人民長期活在一片快樂與和諧中。根據 2015 年最新的國民幸福總值報告 91.2% 的不丹人民表示幸福快樂。
在不丹,臉上的笑容比口袋的硬幣更值錢
喜馬拉雅山山腳下的快樂國度,有人認為是建築在圍牆內的、是培養在溫室裡的、是經不起考驗的,而人民一味的等待政府餵食的政策是發展國家決不能實行的。世界本來就存在著不同類型、不同理念、不同價值觀的文化差異。不丹王國堅決不受世俗約束致力保護它的世外桃源。不丹雖是個小國,但其志氣可一點也不小。如果能有選擇,你會想留在圍牆內以幸福感為中心的快樂簡樸生活?還是圍牆外以金錢名利為中心的欲望城國?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