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怡秀
清末四大譴責小說之一《老殘遊記》,也是劉鶚(1857 年—1909 年,小說署名洪都百鍊生)唯一的小說作品,此部小說敘述了江湖醫生老殘在遊歷時的所見所聞所為,其中尤以風景的生動描寫為人稱道,胡適曾說:「《老殘遊記》最擅長的是描寫的技術,無論寫人寫景,作者都不肯用套語爛調,總想鎔鑄新詞,作實地的描畫。望這點上,這部書可算是前無古人了。」
九月底,耿畫廊經數月裝修後,重新對外開放的首檔便邀請到姚瑞中的自傳體式展覽,展名「腦殘遊記」除了某方面回應姚瑞中過去談台灣近代史與中國關係時,所用詼諧、略帶搞笑的創作方式外,同時也與小說《老殘遊記》中對時事貶罰的精神遙遙呼應,仔細觀察姚瑞中的作品,我們便可發現其背後往往承載著嚴肅深刻的議題,他選擇以「腦殘」式的荒謬語法,加大討論這些沉重歷史時的反差感。另一方面,他也如劉鶚般不依隨過往留下的陳腔,而是自創一道屬於當代的創作語境。
姚瑞中│腦山水 II-見晴山(臨張雨森「雪齋山行卷」局部) 印度手工紙、油性針筆、金箔、大腦模型 193 x 385cm 2014
在姚瑞中近二年的繪畫作品中,保留了一貫金碧山水的風格,他試圖將傳統山水畫再次注入新體裁與技法,對他而言,這批創作的主要任務就是想打破傳統水墨的迷思,首先是占據核心、以強調儒家思想、人文規範、華人血緣的「民族性」;第二是對於材質的墨守成規,在講究保持文化遺產的觀念下,卻失去了衝破遺產所帶來限制的想法。這也是姚瑞中作品之所以不再使用毛筆、墨,不用宣紙、不落印與題款的原因;第三則為題材的限制,姚瑞中認為,傳統文人畫中的元素,至今已與現實脫節,因此他選擇將私日記的題材帶入自己的作品中,以實際經驗而非想像的內容進行畫面敘事。
在本次新作系列中,姚瑞中以「硬筆磨砂皴」取代早期發展出的「春蠶吐絲皴」,並且開始以手機、漫畫的「對話框」以及各種「視窗」概念,在主畫面中植入不同時空感的交叉敘事,藉此跳脫傳統單線敘事的侷限。此次姚瑞中也在作品中引入長期被文人畫忽略的裝飾性畫風,在二樓展區呈現一系列如漆畫質地,又似彩色負片般帶有高度影像感的作品,而主展場中大量以對話框方式回顧自身歷程與過去代表作品的方式,似乎也在隱隱地提醒觀眾:往事歷歷在目、並不如煙。
姚瑞中│腦山水Ⅱ-深秋圖(臨江參「秋山蕭寺圖」局部) 印度手工紙、油性針筆、金箔、大腦模型 193 x 385cm 2015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