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06.2015

Stay Young - 哪一天我們會飛 (2015) 影評

自由 = 飛

0C4F4D10-B576-48F8-92D4-F2C74E601179

九十年代,是每個香港人都會提及到歲月歸不去,但卻是最美好的香港。我鍾意的是招牌林立,霓虹燈下映出繁盛又單純的香港。然而九龍城還保留著舊有特式,但繁華的旺市,也被歲月沖走,換來一塊又一塊的周生生及謝瑞麟。或者,我們都在嚮往一片能自由呼吸的地方。

感情出現問題是因為第三者?

4B724BC0-FDC1-4768-AAFD-612D17F73D39

電影開始介紹余鳳芝在工作中忙碌,然後道出兩夫婦的衝突與問題。感情出現問題,很多時並非單單因為第三者的出現。當價值觀及步伐與對方開始不一,溝通漸少,兩人背道而馳,便易出現裂痕。最差勁的感情情況,並不是每天在鬧交,而是連脾氣都懶得再發。鳳芝在感情上收埋自己感覺的女生,想說出口的話,但總會用「講完喇」來結尾。當出現第三者時,卻非第一時間搖醒去對質,而在等盛華醒來一刻才道出發現出軌事件,但當下也是逃避。而盛華在補償時,鳳芝亦再次原諒道「我唔記得咗尋晚嘅嘢喇,下次返屋企記得 delete 晒啲 message」。或者她知道被拋棄的感覺,所以不想再因為第三者問題,踏上父母後路。

本土更需要著眼在細節

D849E7C7-E99C-4FEB-B5D8-4C76F1D74983

06402C32-2979-4E09-9418-983F8B911DFA

BB8347B7-54DF-42A4-A4EC-9D0DCC2436C3

角色選角上,真的很佩服繼續找新演員。游學修和林海峰真係一絕,少年有少年的瘋狂,成人有成人的歷練與無奈。但互相連結起來,卻是演員背後自告奮勇的認真。游學修因自己是左撇子,曾向劇組一眾人員一問,林海峰是左還是右撇子。而林海峰亦向導演參考彭盛華少年時代的影片。這是一隊大家互補大家的團真,細節影響成敗,亦讓人感受到整個團隊對這部作品的上心度及認真。劇本上,成人的彭盛華卻真正令觀眾聯想到被現實壓搾的香港人。在顧客 rosa 衝上室內設計公司一幕,「顧客永遠是對的」,更表現的是「有奶便是娘」。圓明什麼園還是宮殿,他不在乎,在乎的是顧客能接受方案,buy 條橋,完成 project。現在,每個香港人在香港生存並非生活,而說出這句話幾諷刺,因為每天都睇到 content farm 在分享不同的上樓夢,《如何一年內搵五千蚊上樓》、《欲要上樓,先要識個女朋友》,而香港人並不出奇還要分享給朋友,這個情況真的令人感到悲哀。

應留或去?To Be or Not To Be

AE365D34-7DB2-4741-B28E-232F7CA52733

電影時間放在 1992 年至 1993 年,在香港 97 回歸前,帶出每個香港人當時對回歸中國、想急切逃離的感受。陶傑一角(鳳芝的爸爸)很能代表97年所有香港人的心態,能走的走,能希望帶小朋友離開香港的都不想留在一個會被中國接管的香港。聽著現在出世的小朋友已經是零零後,沒能再經歷 97 前後的分別。只能聽著我們這一代向他們話當年真實的香港,就似沒有經歷六四的小孩,只能在大人口中聽著「真相」。就像已成年的鳳芝回到母校時,面對著一群只能接受公民教育的師弟妹。有一幕,鏡頭照著成年的鳳芝在校園中回憶過去,然後鏡頭掃向右邊,映著空無一人的走廊,停了三秒左右,我是有點期待拍攝手法不再是跳躍性的剪輯來回到以前,而是直接讓年輕版的演員走進螢幕繼續故事。

She remembers, He forgets

36C62B35-CA78-42B9-9E4C-7BAD2168FFEB

一直以為陰差陽錯的緣份,而令余鳳芝在整套電影中不斷回憶蘇博文這個中學同學。戲名 She Remembers, He forgets,表面上是鳳芝一直惦記著青春的那個他,而盛華卻是每個香港人被現實打敗當下的香港人。工作忙,心亡,忘初衷,忘根源,只能行屍走肉地兩點一線。但當年兄弟決裂時,盛華就放博文在深深的潛意識中。雖然在同學會中,盛華在各同學面前表達遺忘一面,這只是心中的不想被人觸及的地方。在潛意識中,彭沒有遺忘他的蘇博文。潛意識影響行為,由他買花給老婆時,店員問他是買給老婆嗎?他回答卻是買給初戀女朋友。另外,無論在外遇的女生身上,也能找到博文的影子。所以,他會覺得遇上蘇博文的女朋友,會有一種相識很久的感覺,然後搭上。男人總會犯上彭盛華的錯,被發現時總會先否認,然而一而再,再而三次,繼而補償。

「有樣野係你當你呼吸唔到 但覺得仍然要做既先係夢想。」

FEF68369-3DD3-4250-A5F3-776A25D869D0

蘇博文留給他兄弟的,是一個夢想,一個沒能完成、遺憾的夢想。盒子裡藏著的是,讓彭盛華為不能完全成余鳳芝的夢想的博文,做最後的事。你會喜歡蘇博文,會因為他是你心目中對於夢想的遺憶。你會喜歡彭盛華,會因為他是你現況,但卻無能為力去改變。你會喜歡余鳳芝,會因為她亦是在你感情路上的影子。無論你喜歡哪一個角色,或者被哪一個角色吸引著,是因為正正他們在喚醒你心中的一個小角落,被現實壓得透不過氣來的夢想。相比起《狂舞派》,今次《哪一天我們會飛》更能表達到香港九零年代,其實我們是愛香港的,香港每一處雖然沒有九十年代大家所說的人情味,但總能在小街小巷,會看到是有種人,無論社會如何變化,他們也在默默守護在自己的崗位上,堅持著、守護著自己的價值,默默耕耘。如果要為二十年後的自己說一段說話,我會說:「Stay Young!」

如果你對我的文字,有同感有共鳴的話,請讚好藝廢青Facebook

不可轉載
古砂澄
一點廢、一點藝的偽文青。 人生目標沒別的,就是要當一個Neet(廢青)。 電影是糧食,舞台劇是氧氣。
一點廢、一點藝的偽文青。 人生目標沒別的,就是要當一個Neet(廢青)。 電影是糧食,舞台劇是氧氣。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