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當地挑選前景看好的青年,在這些年輕人身上,以燒得赤紅的烙鐵,打上西方文化的烙印;在這些年輕人的嘴裡,塞滿了高調的語句,塞滿了會黏牙的單字。
日前,貼在台北國際藝術村百里廳展牆上,一行由沙特(Jean Paul Sartre)寫於法農(Frantz Fanon)《大地上的受苦者》一書序言的文字,做為「我們都是時代的炮灰」展的引導,這檔由策展人王咏琳與台裔藝術家 Benedict Wong(註)合作的個展中,共展出 7 件首度在台灣露出的作品,展場動線由一組永無止盡、無論如何填寫都呈現為「Error」的線上申請系統《藝術家的副業》開始,而這個令人莞爾的作品幾乎是所有台灣藝術家曾經歷過的行政惡夢(耗費大量時間用於填寫申請表格,而號稱線上作業的結果,卻是最後必須列印成冊、燒光碟後實體郵寄到該單位)。另一端的《Got you!》則呼應著此作,一顆被封在壓克力板下的裝置像是電影中可以瞬間解決危機的紅色按鈕,但在實際中,藝術家面臨的經常是許多看得到卻無法解決的問題,而這個無法按下的鈕在此被轉化為藝術家面臨關鍵時刻的絕望感受。
Benedict Wong│藝術家的副業 線上系統 2015 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觀眾至此已可隱約感受到 Benedict Wong 所試圖傳達的概念,裝置作品《Get a prize!》則是一台貼滿各種藝術獎項名稱的博奕遊戲機台,當觀眾投入代幣後便可被隨機地「獲取」某些獎項(但賠率永遠在台灣的藝術獎範圍內)。場中閃爍的牆面,則是同步回傳 Google 搜尋引擎中「傅柯」、「德勒茲」正被搜尋的次數,將之回傳為黑畫面的視覺數據化呈現;《我們最愛的傅科與德勒茲》。Benedict Wong 認為,藝術主體性在台灣一直被反覆地討論,但至今仍是一份未竟的作業,但在討論主體性之前,很多藝術家要面對的是更直接的生存問題,許多人有心創作卻苦無環境與機會、如何努力都與國際獎項無緣、學院教育不斷重複過去的文本而無新意……,無論藝術家、策展人或評論者都在這樣的環境下感到挫折,年輕藝術家與策展人的資源不足,整體狀況下大家猶如這個時代的炮灰,而此展的整體概念便是以詼諧的方式及作品指出某些台灣藝術界中的矛盾現象,一如 Benedict Wong 在牆上的文字:「比起所謂的主體性,我們有更多需要去解決的問題」。
Benedict Wong│Get a prize! 現場裝置、拉霸機、銅板 2015 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註
本次展覽為六位台灣藝術家與策展人的合作創作,而做為其共同化名的 Benedict Wong 實為一名 44 歲的亞裔好萊塢演員,在他 1994 年至今的演員生涯中曾參與過《太陽浩劫》、《普羅米修斯》等大片演出,但 Benedict Wong 往往是那個出場不到半小時就會因為各種死法而馬上去領便當的角色。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