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名畫的控訴》改編真實故事,一位猶太裔婦女控告奧地利政府侵占家族財產,打了七年官司,終於要回在納粹時期被奪走的名畫,由克林姆(Gustav Klimt)繪製的《艾蒂兒肖像》(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 I)。
而克林姆另一幅畫作《格特魯•勒夫肖像》(Portrait of Gertrud Loew)的歸屬也曾引發爭議,畫家與畫中模特兒的後代為爭奪畫作所有權,雙方槓上法院。去年雙方達成協議,決定拍賣這幅畫作,再依比例劃分所得,但雙方拒絕透露確切比例。
6 月 24 日,《格特魯•勒夫肖像》將於蘇富比倫敦拍賣會亮相,價格上看 1800 萬英鎊(約 8.74 億台幣)。蘇富比印象派和現代藝術部門主任紐曼(Helena Newman)表示,這幅畫是近二十年來,克林姆在拍場上最出眾的作品。《格特魯•勒夫肖像》於 1903 年首次展出時,藝評家讚嘆這幅畫:「調色盤也能混出甜美且詩意的香氣」。
克林姆《格特魯•勒夫肖像》
費舒瓦尼家族控告克林姆基金會 要求歸還《格特魯•勒夫肖像》
模特兒梳起紅棕色捲髮,披著白色透明、淡紫色圖紋的薄紗,身形纖細且氣質高雅,藍色眼珠則閃爍著光芒,整幅畫空靈朦朧。《格特魯•勒夫肖像》與克林姆代表作《吻》(The Kiss)、《艾蒂兒肖像》風格不同,《吻》、《艾蒂兒肖像》皆使用金箔拼貼,呈現女性華麗柔媚的姿態,《格特魯•勒夫肖像》則以清透的色彩描繪,流露女性的溫柔典雅。
這位模特兒是安東•勒夫(Anton Loew)醫生的女兒,19 歲的格特魯•勒夫(Gertrud Loew),婚後改名為格爾塔•費舒瓦尼(Gertha Felsöványi)。安東•勒夫在維也納經營一家私人療養院,畫家克林姆、作曲家古斯塔夫•馬勒(Gustav Mahler)、哲學家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等名人,都是他的看診對象。
1938 年,希特勒率軍佔領奧地利,兩國隨後合併。隔年,擁有猶太血統的格爾塔•費舒瓦尼倉促離開維也納,將名下財產託付給朋友管理,直接前往美國。隨後,她的朋友也被納粹迫害,房屋最後成為納粹機關用地,珍貴藏品被低價出售四散各處,《格特魯•勒夫肖像》一時下落不明。
二戰結束後,格爾塔•費舒瓦尼的女兒瑪麗亞曾前往維也納,試圖尋回《格特魯•勒夫肖像》,卻無功而返。事實上,格爾塔•費舒瓦尼離開維也納四年後,《格特魯•勒夫肖像》就被電影導演烏齊茨基(Gustav Ucicky),克林姆與情人瑪麗亞(Maria Ucicka)的私生子秘密收藏。
克林姆《艾蒂兒肖像》
烏齊茨基於 1961 年去世後,將名下財產與克林姆畫作遺贈給妻子烏爾蘇拉(Ursula Ucicky)。2013 年,烏爾蘇拉創辦克林姆基金會(The Klimt Foundation),展出多幅克林姆畫作,同時也聘請專家調查藏品來源,卻意外讓《格特魯•勒夫肖像》重見天日。
後來,格爾塔•費舒瓦尼的孫女安潔亞(Andrea Felsöványi)更向克林姆基金會提出訴訟,要求歸還《格特魯•勒夫肖像》。審理該案的專家小組裁決,這幅畫確實遭到納粹掠奪,但法律沒有規定遭納粹搶走畫作物歸原主,但克林姆基金會組織章程曾提及,被鑑定為「納粹掠奪的藝術品」,藏品必須歸還原藏家。專家小組要求雙方協議一個公正的解決辦法。
去年九月,克林姆基金會依據納粹奪取藝術品的「華盛頓會議原則」為基礎,與費舒瓦尼家族協議拍賣這幅肖像畫,今年 6 月 24 日將上蘇富比倫敦拍場。
安潔亞表示,《格特魯•勒夫肖像》將她的祖母描繪成一位勇敢的女性,讓她的堅韌與美麗存活在畫中。父親曾告訴她,祖母抵達美國後,從未提及這幅畫作。父親只記得這幅肖像比其他畫作都還重要,掛在維也納家中大廳最顯眼的地方。家族離開維也納後,也買了一幅複製品掛在美國的家中。
克林姆《吻》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