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哥本哈根不遠的赫爾辛格Helsingør,以克隆城堡Kronborg聞名。克隆城堡是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的故事背景,北歐重要的文藝復興時期城堡,被UNESCO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這個優美古老的海港小鎮,為推動觀光,活化老舊船場,發起文化海港中心計畫Kulturhavn Kronborg ,以1420年建造的克隆城堡為主,改建鄰近的Elsinore造船廠,於2010年成立文化碼頭Kulturværftet。夾在中間的60年老船塢,歷時5年改造,變身為海事博物館 M/S Maritime Museum of Denmark,於2013年10月開幕。
博物館由國際知名建築團隊BIG (Bjarke Ingels Group)設計建造,完成後即備受國際矚目和各大媒體讚賞,2014年囊括世界許多建築獎項:世界建築節獎WAF、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獎RIBA、Architizer A+ 博物館類大賞、美國紐約建築學院AIANY建築設計獎…等, 被New York Times 列為2014年必去之處之一,ArchDaily評為年度最佳建築。
2015年度已獲得歐洲博物館EMYA大獎提名,密斯·凡·德羅歐洲當代建築獎提名,堪稱當代建築中擲地有聲的指標性作品。
我們聞風而至到當地參觀,停好車後覺得奇怪,怎麼放眼望去只看到左邊的城堡和右邊的文化碼頭,甲板船形的博物館呢?走近看才發現,原來所有的建築物都埋在地底下!有別於其他高聳搶眼,造型奇特的博物館,這裡實在是太低調,太特別了!
為避免遮蔽緊鄰的世界文化遺產,建築高度限制不得超過地面一公尺!(心理想起故宮博物院正對面,那棟醜到暴的高樓…)那該怎麼蓋房子呢?建築師決定另類思考,向下發展9米深。保留了老碼頭充滿故事的外圍牆面,以老牆為核心環狀圍繞建構,部分玻璃帷幕牆面創造開放空間,讓參觀者能體驗老船塢的實際規模。身處地面下卻能仰望雄偉的環境,實在是很奇妙的感受。
建築和展覽整體的概念即為:開闢新視野new horizons。除了實體的水平面下體驗外,平緩下降的坡道,引領參觀者進入航海歷史,空間雕塑出新與舊的時間感,更是震撼心靈。
橫跨船塢的橋樑通往主要入口,呈Z型的兩座通道是特展區,通道皆為透明牆面,保留視線延伸,引入自然光線。
全館由延伸的斜坡迴繞而成,僅有南端設置向下進入咖啡廳的樓梯,及展區最後迴旋向上的樓梯。
這種流動層面的主題博物館並非首創,如紐約古根漢美術館中,舉世聞名的螺旋走廊。但這裡的環繞感完全隱藏,不干擾展覽觀賞,感受不太到層面傾斜。
較寬廣的展區斜度平緩,轉換空間時則加強斜度,利用戲劇性的主題區轉移注意,甚至強化感受力,層次分明極具巧思。下圖是以世界大戰為主題的展區,魚雷與尖銳鐵片高掛,船的模型斜擺,各種圖片和史蹟,戰爭的殘酷令人怵目驚心。
充滿時間感的混凝土牆完全保留,整個空間充滿溫度。坐在挑高的咖啡廳裡遠眺,完全感受不出自己身處地底,老船塢彷彿一棟壯觀宏偉的建築。
荷蘭設計公司Kossmann.dejong合作開發展場設計,表現不凡,獲得國際設計獎IDA,展場設計類銀牌。透過多媒體運用,成功表現展覽的故事性,結合精緻與創意的呈現手法,讓展覽活潑有趣,寓教於樂。
丹麥為全球領先的航運國家之一,收藏品涵蓋由帆船時代至現代海運,貿易和航運的航海史料,內容豐富包羅萬象,也展現了航運強國的驕傲。
世界上最大的貨櫃船模型,對照最古老的貨運帆船模型。丹麥海運公司快桅集團Maersk的“3E級貨櫃船”,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貨櫃船,載重165,000噸,載貨能力18,270TEU,由韓國大宇造船DSME建造。
對比色的運用,男與女的便所。
販賣書籍文具及生活小物的商店。
船形意象的服務台。全館由整體至細節皆充滿設計感,喜歡逛博物館、精品酒店、設計店的朋友,一定會流連忘返。
博物館是由國家核准協助,11個基金會聯合出資的獨立營運機構。佔地下面積7600平方米,建造金額5千4百萬美元,另設有教學場地,工作室和圖書室,舉辦會議和文化活動。下圖是特展區長廊。
建築師希望這個強而有力的公共空間,能讓遊客進入地平面下的海事世界,同時尊重緊鄰的重要古蹟。丹麥成功打造了世界級的博物館和文化中心,開創了建築的新視野,不只吸引了遊客,更吸引了國際目光,提昇國家形象。
平平都是公辦民營,為什麼別人可以成功呢?
想起哈姆萊特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