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立當代美術館首爾館除了「太陽城」及「數學化社會」展覽,還有不容錯過的是「超自然」裝置作品展,與既有的參觀印象大大不同,一開始便蒙蔽視覺感官所營造的氣氛,配合首爾館第六展覽室的建築空間特色,將引導觀眾進入神祕的體驗和記憶領域,為觀者提供全新的參觀經驗。
2014 現場裝置作品展:超自然 Super Nature(展出至 2015.1.8)
超自然又稱靈異現象,在自然界無法見到,且科學無法解釋的事件或現象,那些超越感知的經驗被藝術家們融合科學技術加以呈現。
藝術家們假定超理性或超現實世界的存在,在美術館特殊的建築空間內藉由特定的裝備展現超自然的世界,這些非可視的、不定形的呈現,或僅停留瞬間的虛幻存在,彷彿是種浪漫主義的作品,希望大家漫步在超自然的世界,好好感受這一切。
「更多光亮」더 많은 빛을:李京(Li Gyung,韓國)
在展場服務人員在入口處揭開黑幕後,觀者便進入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空間,只有細長的紅光將空間分割成水平線與方框,伴隨淡淡的煙霧塑造朦朧的美感,紅光每到特定的時間會形成寬闊的通道和巨大的牆與門。身處「更多光亮」的作品中,瓦解了平日的時空座標,削弱了視覺的欣賞,動員觸覺和知覺去體驗,同時輕柔的聲響也縈繞在周圍,讓觀者保有只屬於自己的綜合體驗。
- 「風之精靈」:利用展間的建築特性,長長的樓梯也成為展示作品的區域,讓觀者有邊走邊看的樂趣。
- 牆壁上有16個所謂的「風之精靈」,當參觀者以不同速度經過時將有不同的反應,還會演奏出清脆的鈴聲。
- 「傾灑的粒子瀑布」:在不斷變化的液態金屬物質中,藉由溶液間的衝擊,使金屬粒子不停移動,每個瞬間都難以捉摸。
「風之精靈」바람의 정령:趙以洙(Cho Isu,韓國)
在幽暗的展間中觀者藉由雷射光的指引找到出口,揭開布幕竟是通往樓下的階梯,令人驚喜的是長長的階梯也是另一個作品「風之精靈」。在連接地下1樓至3樓的階梯牆上,有16個彷彿是從牆壁上探出頭的超自然精靈,精靈們頭上延伸出類似角或是翅膀的機械裝置,並搭配燈光與不同音階的手搖鈴,當參觀者緩慢的行走或是急速奔跑下會有不同的反應,還會演奏出清脆的鈴聲。在這裡參觀者在行動間恰似陣陣吹過的涼風,不同的行為將引起一連串悅耳的聲響。
「傾灑的粒子瀑布」CASCADE:金允哲(Kim Yunchul,韓國)
走下樓梯後再轉進另一展間,藝術家金允哲將空間打造成立體形式,想像成裝著溶液的燒杯,裝載著某些會產生變化的物體,在牆上「傾灑的粒子瀑布」作品中,粒子如同穿過所有物體後飛向遙遠的宇宙,持續不斷的環境改變使液狀金屬物質產生變化,相互纏繞、物質交叉連接,且在2種溶液間,金屬粒子隨著溫度的對流而上升下降,每個片刻都可說是超自然的瞬間。
- 展覽空間外還有一個特殊的龐然大物,懸吊於空中,彷彿會呼吸的生物正不斷的開闔。
- 國立當代美術館首爾館的空間以白色為基調,寬敞的空間讓人逛起來相當舒適。
- 一樓的Café Grano也很符合首爾館的氣氛,簡約具現代感,結合木質與透明塑膠的椅子很有設計感。
看更多首爾當代美學系列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