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終於要來進入《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的小說主題了(以下沒有雷),就像每個名偵探的特質:走到哪裡都會有人被殺一樣,偵探白羅也是不遑多讓。這次因為他臨時被倫敦的要事叫回,於是他坐上一輛從伊斯坦堡開往倫敦的東方快車。當天晚上因為大雪,火車被迫停駛,到了第二天,富商雷切特先生被發現房門反鎖死在自己的車廂裡,胸口被劃上12刀。在這個命案現場,車廂的窗戶是開啟的,屍體躺在床上,枕頭下有一支自動手槍,屍體睡衣胸前的口袋內有個懷錶,指針指向 1 點 15 分,床鋪旁邊的小桌上有兩根使用過的火柴,一根是圓柱狀另一根比較扁平,煙灰缸裡有一些紙張的灰燼,白羅利用化學手法還原紙張,上面寫著:還記得阿姆斯壯家的小黛西嗎?牆上掛著的外套口袋裡有火柴盒(屬於圓柱狀火柴),地毯上有一條手絹和一根清理煙斗的通條,連結另一個房間的門沒有鎖,但另一邊是鎖起來的。在大雪紛飛的夜裡,沒有外人可以進入火車內,也沒有人有機會逃出去的情況下,車上 13 位乘客都有可能是嫌疑犯,在白羅一一審問後,他漸漸發現,所有關聯似乎都和多年前美國發生的一起震驚全國的綁架案有關。這本小說是在 1934 年左右發行初版,作者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第二次婚姻後,隨著丈夫的工作到處旅行,旅途中的所見所聞也成為她創作的靈感來源,小說中的綁架案也是改編自當時美國著名探險家查爾斯·林白 (Charles Lindbergh)的長子被綁架撕票的案例。
光是命案現場的線索就大概可以列出快十個,更不用說之後13個嫌犯的證詞和他們房間與私人物品的疑點搜尋,如果說讀者想要認真地靠自己推理出來,想必旁邊應該要放個筆記本好好記錄一下,或是不斷地往前翻看前幾章節作者留下的資訊。於是回到我當初想與讀者有所互動的構想,為了讓場景能更完整的呈現,我決定挑戰看看用立體書的方式呈現作品。
既然要把文字都圖像化,就必須對故事的年代背景做一點研究。這個故事大概發生在劃破舊時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也從華麗的維多利亞時代進入愛德華時代,愛德華時代其實很短,大家也比較不熟悉,文化特色傳承維多利亞時代但越趨簡單利落。由於小說裡提到許多器具還有服裝等等這些必須深入考究的物品,幸好倫敦許多博物館都有資料可以查詢。關於倫敦的博物館,大型小型加一加大概就有兩百多間,比較有名的像是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V&A)、泰德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等等。每個美術館各有特色,像是大英博物館大多展出史前與遠古文明,譬如:埃及文明、希臘羅馬文明。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算是比較綜合型,從文藝復興時期到搖滾巨星大衛鮑伊David Bowie回顧展都展出過。泰德現代藝術館偏向當代藝術。國家美術館展出許多名畫,包括梵谷的向日葵。但真正讓我收集到最多關於那個時代的倫敦都不是上述講的博物館,而是比較少觀光客會去逛的倫敦博物館(Museum of London)。
倫敦博物館的建築沒有其他博物館那麼壯麗,外表就是一般的現代建築。內部參觀路線只有一條,從展覽入口進去之後就帶著觀眾從倫敦的史前時代一直走到21世紀的現在。
展示的物品除了一些實品、畫作、模型外,每個分區還會有不同的音效,讓觀眾有身歷其境的感覺。另外,我覺得最特別的是他們在維多利亞時期的介紹是真的建造一條真實的街道(很像來到哈利波特的斜角巷),裡面有不同的商店,像是西裝裁縫店、糖果店、郵局、醫院、餐廳等等。還有各類報紙雜誌與服裝設計展示。
一直到近代包括七八九零年代的產品,像是電話、錄影機、摩托車等等。
最後,看到這輛黃金馬車整個超驚訝,第一次看到一輛真實的大馬車在我眼前呈現。在倫敦市市長(The Lord Mayor of London),此倫敦市市長並不是指人民直選的倫敦市長(Mayor of London),倫敦市長是整個大都會倫敦地區的市長,這裡的倫敦市市長是倫敦中心(City of London)的首長,位階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歷史。倫敦市市長就職後,必須乘坐此馬車帶著遊行隊伍從倫敦中心到西敏寺以宣誓效忠。
整個幾千年的倫敦歷史,大概花我三四個小時才逛完(因為一邊做記錄跟拍照),而且因為下午五點就休館了,所以我還分了兩次才把資料都記錄完。
當然在研究中,博物館的實品記錄是其中一項,另外我也有去學校跟倫敦圖書館做更進一步的收集,所以接下來可以開始做設計。插畫之旅講了三個禮拜終於有我的插畫要出現了,下禮拜人物設計的展現。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