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伴隨著上課與上班,研究所生活到現在已經一年半。
經過一次次出差,到當地的布城後發現我們的步伐實在不能停滯,因為外界進展速度實在太快速。
每次回來後都很感嘆台灣原先是紡織大國,除了布料質感好、衣服做工細緻、每個縫製環節都把關非常好,
無奈許多廠為了降低成本工廠大量外移,我們漸漸的將光芒調暗再調暗。
以往買衣服即使經過多次水洗依然不變形、不退色、不起毛球,
反觀現在,即便上了價位的服裝經過下水後的慘況相信大家都目睹過。
一分錢一分貨的說法已經不是消費者能選的,而是從製造商選用材質與做工開始就不能省,
選用便宜的料當然成本壓低廉,有良心的廠牌選擇親民價位、想賺多一點的則用一樣的料掛上氣派的『標籤』翻倍賺,
也有的是因為過度花費在行銷預算上,自然低成本的衣服得提高價位。
廣告與包裝培養出品牌氛圍,我們大多都被氣派精緻的氛圍所迷惑甚至改變選購的價值觀,
舉個例子,天冷為了禦寒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是某牌發熱衣而忘卻其實最俗氣的羊毛內衣是最保暖的(對,就是膚色那種…)
其實後期羊毛內衣有些牌子已經過再設計,有更多顏色、款式可選擇,但就銷量來看還是輸給發熱衣。
原因出在『我們都買了他們所標籤的廣告』,也因此成就了快速流行與浪費的價值觀成長茁壯。
其實很懷念以往絢麗多樣的獨立品牌、特色設計、質感真正好的服裝商品。
現在好似沒有排隊或手提某牌紙袋就不是潮人,這樣的『標籤』大家真的喜歡嗎?
『真正的高品質絕非氣派的標籤,而是取決於商品本身用料進而造就不朽的價值。』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