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編輯台讀到一篇《Quartz》的文章,談牛津大學的入學面試考題;我們和仍在學的實習生聊起這個議題,大家回憶起自己的大學入學面試題目,心得只有「好無聊」:
1. 通用題:請自我介紹一下你自己
2. 通用題:為什麼想念這個系?你還申請甚麼系?
3. 外交系:台灣外交現在面臨甚麼困境?請用英文回答
4. 中文系:唐宋八大家你最欣賞誰?試賞析其一作品
也不能說這些問題不好或不對,但是在刺激學生多元思考上,似乎使不太上力;有些問題甚至期待學生對於該科系「已經」有足夠的專業知識。
以牛津大學英國文學系的面試考題為例,他們問,「JK Rowling 在全球狂熱的代表作《哈利波特》系列步入尾聲後,發表了一部寫給大人的作品。你認為童書和成人書有何不同?」而不是問,「你能背出莎士比亞的哪一首十四行詩?」強調的是讓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與展現想像力。以下附上牛津大學其他科系的面試考題,除了提供教育單位參考外,也讓為人父母者思考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
還是一樣,這些問題沒有對錯,只是在辨識、刺激學生思考的力道上,強弱有差。
歷史悠久的英國牛津大學,世世代代培育出無數跨足各領域的優秀人才,勢必不能在面試這個關卡草率行事。
過了第一關基本資料和成績的審核之後,就會進入面試這一關,光是收到通知就足以讓學生緊張兮兮吧!因此牛津每年都會貼心提供面試指南,官網上也公佈了例題作為準備方向的參考依據,以上都有學校老師細心提醒與分析題型,著實誠意十足。
面試不外乎考驗學生的臨場反應,從中發現每個人潛在的特質。背誦功力再怎麼強,看完以下參考題目便會發現無太大的用武之地,大學入學中心主任 Samina Khan 也為同學們打上一劑強心針:
面試並不是背誦知識,而是每個人展現能力和潛能的機會,運用習得的知識思考面臨到的問題才是關鍵,對每個人來說或許都是挑戰,但也是大放異彩的好機會。
大多數都是邏輯性的問題,即便是從未接觸過的題目也能從觀察和推敲中找出答案。有些面試官會特意表現得唐突,甚至故意問愚蠢的問題,絕對不是要嚇跑學生,而是想看看這樣的情況下,你的臨場反應有多快能抓到問題的重點。
- 生物科學-為什麼很多動物身上都有條紋?
最基本的回答不外乎先針對題目作出定義,像是哪些動物身上有條紋?並依條紋的用途作大致的分類,例如蛇類和黃蜂的條紋是要你不要惹它,老虎和斑馬則是偽裝用的保護色。
不過,想錄取牛津大學這等程度的回答只是必要條件,Martin Speight 老師建議,除了歸類,還必須進一步考量其他可能的狀況。舉例來說,成年動物身上的條紋不一定打從娘胎就出現了,條紋的顏色或鮮明度哪一項更具參考價值,條紋的長寬大小在不同物種身上的意義有何不同。朝向更加廣泛的角度去思考及論述。
- 資訊工程-海盜們以什麼方式為依據分寶藏?
這道題目屬於邏輯性思考,原始的題目還附註了海盜的階層、票選機制等提示,面試官希望面試者嘗試理解海盜的行為並想出答案,這個形式類似牛津的學習模式,一位老師和幾位學生組成小型研討會的教學方法。出題老師 Brian Harrington 提醒:「學生假如有問題絕對不要不吭聲,陷入自己的死胡同裡,僅管問啊!」
- 英國文學-JK Rowling 在全球狂熱的代表作-《哈利波特》系列步入尾聲後,發表了一部寫給大人的作品。你認為童書和成人書有何不同?
沒看過《哈利波特》的人應該不多,至少也知道女主角是 Emma Watson,如果沒看過作者後來寫的《臨時空缺》也千萬別緊張而不知所措,這題的重點不是真的在於區分寫作對象年齡造成的差距,而是你在閱讀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時,是否仍保有自己的觀點?
因此,即便是廣受大眾買單的《暮光之城》,也無不能是你論述的舉例,畢竟每個人都搬出《哈姆雷特》侃侃而談的話,吸血鬼的故事應該有趣多了。
- 歷史-你最想訪問歷史上哪一號人物?為什麼?
答題關鍵是盡可能避免過於明確的答案,面試官主要想透過你的回答得知:你想從這個歷史人物身上學到什麼?想當然爾,伊莉莎白女王和牛頓這類通俗的答案,任誰聽了心裡都會迸出 OS 說:又來了!
既然想讀歷史系,一定會有崇拜的時代偶像吧!不妨將他們的背景熟悉通透,並加強對其了解的深度,才能娓娓道來令人深刻的見解。
- 音樂-假如你能發明一樣樂器,它發出來是什麼樣的聲音?
以對聲音敏感又深刻的了解為基礎,盡情發揮想像力吧!如果你認真覺得現有的樂器的確過時了,那也無妨,面試官也樂於等待你的新發明問世。
- 地理-假如我造訪你的家鄉,我會對什麼感興趣?
運用基礎知識分析這個題目是必須的,包括都市計畫和再造、種族隔離及移民或是環境規劃等都是可以發揮的方向。預期藉此了解學生是否能將地理知識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對周遭的一切都沒什麼感覺了,講再多邁向世界的理想都是空談。除此之外,題目的設計也可以排除部分有能力遊走世界各地的學生。
- 心理學-應該將面試當作篩選依據嗎?
或許每個人心中早就有了答案,面試過程有太多不確定因素影響,更何況這題的立足點還要取決於面試進行的方式,不過這也提供了面試官不同角度的參考。
回歸到正反兩面的論證,人類的判斷能力必有誤差和個人偏見,就像戴上玫瑰色的眼鏡,不是視而不見就是過度在意,並對自己作出的決定過於自信。
- 藝術史-你認得這幅作品嗎?
這是所有欲就讀藝術史的學生被問到的第一個問題。基本上,應該所有人的回答都是「不」,如果真的有學生看過,就會再換一件作品。
這道題目當然不是要考驗你是否涉略甚廣,翻了無數的畫冊,參觀過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和藝廊,面試官甚至希望學生從來就不知道藝術使是怎麼一回事,而能夠單就自己的方式分析作品,像是:作品使用的媒材?可能的尺寸大小?傳達的故事或意涵?特殊目的?從何判斷擁有者或作畫原因?
可想而知正確答案想必是最無聊的回答了。
這些面試問題的確饒富趣味,不難發現問題的核心皆在於,思考的過程往往比賣弄背誦的知識還重要。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