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現在這般,對於所居住的世界、以及世界各個城市、鄉間、角落的人,可以這麼熟悉(或者,更準確地說,至少在視覺上是熟悉的。)
這都要拜數位科技與網路之賜。我們用手機、數位相機、數位單眼,甚至平板電腦,在生活中的任何一個時刻、任何一個地點拍照,然後透過網路,上傳到 Instagram、Flickr、facebook或其他的相簿服務網站,和世人分享我們的生活,以及眼中所見到的世界。
如果你的手機或相機有 GPS 功能,當拍下這張相片時,還能夠同步即時定位,顯示出這張相片在地球上的位置;我們因而得以不僅看到風景,也能夠具體知道這個風景所在的地區,以及如何抵達的可能性。
如果更用心,甚至可以從攝影師所提供的公開 EXIF 資訊中,獲得那張相片更多的身世細節;例如它是用哪一台相機、在何種設定條件下拍攝的,於是觀看相片的過程,也成為一種學習。我們不僅只是觀眾,而同樣也能成為參與創作與紀錄的一份子。
我常常就這麼逛著網路相簿,望著這個世界發呆。
這讓我想起少年時,老家月曆上的富士山、以及瑞士的湖光山色;或者父親訂閱的雜誌封底,一張小朋友在公園裡玩著帆船的相片,如何勾引著心底之豔羨。直到許多年以後,站在巴黎杜樂利花園的水池前,才驚喜地發現,繞了大半個地球,竟在這裡和少年的自己相遇。
當你問起走在全球街角的旅人,或許,每個人心中也都有那麼一張,驅使他走出日常生活的相片;說到這兒,或許你也和我一樣,想到不久前的一部電影,《白日夢冒險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在這部令我們心底都感到溫暖與熱血的片子中,那些來自世界偏遠角落的風景攝影作品,成了一種改變的召喚、友情的承諾,以及平凡人生的救贖。
前幾年在執行領隊工作的過程中,我因為幫許多旅客拍照,得以不斷觸摸使用到各種不同等級、不同款式的相機或手機,連自己都被勸敗了不少機型(笑)。同時,也得以結識許多,用自己精采的攝影作品、騷動著觀者旅行夢想的旅遊攝影達人們;並有幸和他們一起舉辦講座、活動,甚至一起旅行。
學習用他們的眼光,來窺看這個多元而豐富的世界,並受到啟發,也用攝影來留下自己生命中的時刻。或許隨興而拍,或許耐心等待;無論如何,能夠留下自己在某一個地方、那逝去就不再回來光影與表情,總令人們感到鼓舞與確定。而我們的旅程,也因攝影而得以一直延續。
文、圖│工頭堅 《欣旅遊》《一次旅行》總編輯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