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19.2014

被咻咻咻吸掉腦漿的誘惑 — 村上春樹《圖書館奇譚》

getImage1

「嘿,羊男先生!」我問他:「腦漿被吸掉到底是什麼感覺?」
「噢,這個嘛,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壞哟。就好像啊,頭腦裡面糾纏不清的線團,被嘶——地抽掉一樣噢。因為畢竟還有人要求再來一次呢!」

「哦,真的嗎?」
「嗯,差不多。」

「被吸掉以後會怎麼樣?」
「剩下來的一輩子,就恍恍惚惚地一面做夢一面過日子啊,既沒有煩惱,也沒有痛苦,更不會急躁不安,既不必再擔心時間,也不必再擔心習題做了沒有。怎麼樣?很棒吧?」

「嗯,可是腦袋不是被鋸斷了嗎?」
「那當然會有點痛啦,可是,那一會兒就過去嘛。」

不見了。這段沒出現在最近以插畫形式重新出版的《圖書館奇譚》中。難怪只讀了新版的 D 聽到我說「有機會也想去圖書館裡被咻咻咻地吸掉腦漿」時,露出既噁心又吃驚的表情。

原來新版不只多了德國插畫家 Kat Menschik 的畫作,村上春樹也把這個曾收錄在《遇見 100% 的女孩》裡的〈圖書館奇談〉做了不算少的修改。

《遇見 100% 的女孩》裡的 18 個故事,是我接觸村上春樹的開始,比《挪威的森林》和《聽風的歌》都要早。其中最吸引我的,正是〈圖書館奇譚〉。愛看書的「我」有一天到圖書館還書,卻莫名奇妙來到地下層,被陌生的老人和全身披掛羊皮毛的羊男拐騙到密閉的房間。老人要求「我」在一個月內讀完「我」心血來潮借的三本書《奧圖曼土耳其收稅史》、《奧圖曼土耳其收稅吏的日記》、《奧圖曼土耳其帝國內的反納稅運動和其彈壓》。

老人說,「我」讀完之後要接受考試,把書本背熟才能出去。但負責看守的羊男偷偷告訴「我」,沒這回事,等著「我」的結局是「會用鋸子把你的頭鋸斷,然後把你的腦筋咻咻咻地吸光」。

聽起來很殘酷吧。但是,但是,初次讀到故事時,恰巧就在大學圖書館裡打工的我,忍不住覺得,如果「剩下來的一輩子,就恍恍惚惚地一面做夢一面過日子啊,既沒有煩惱,也沒有痛苦,更不會急躁不安,既不必再擔心時間,也不必再擔心習題做了沒有」,聽起來真的滿不錯的,不,是非常棒⋯⋯

1982 年〈圖書館奇譚〉面世後,村上春樹大概常得到諸如此類的讀者反饋吧。這些讀者或許多數和我當時一樣年輕,耽於讀書,對知識的熱衷多過現實,讀了這篇奇想小說後,忍不住覺得,要是能一直埋首書本中,不用投身於令人厭倦的現實世界,偶爾被吸吸腦漿或許是不壞的選擇,畢竟不怎麼痛,對吧?

事隔多年,故事被重新出版,村上春樹卻選擇抹去「頭被鋸斷吸光腦漿,但不是那麼痛」的描述,為什麼呢?

被修改的細節不只如此。在新的版本中,村上春樹做的大量消去法。比對新舊版本,原來故事中的「我」會突如其來地進行抽象思考。這些表達毋寧更貼近於村上本人。新版本將這些抽象的內在思索都刪除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年輕的、被老人稱為「同學」的「我」,謹遵來自學校父母的教養,乖順服從,怯於威嚇。

村上春樹一方面強化角色,讓他的性格與故事中的奇遇更為貼合,一方面也讓故事有了更明確的教化意義。好吧,我知道用教化形容一個小說家不免有點倒胃口,但是從《海邊的卡夫卡》以降,不,更確切地說是從《地下鐵事件》後,村上春樹確實比過去的他更社會性、也更自覺是擁有廣大年輕讀者的作家。「這個故事能傳遞哪些經驗給(特別是比我年輕的)讀者?」我相信在修改〈圖書館奇譚〉時,這樣的聲音絕對曾在他耳畔窸窸窣窣。

所以他刪除了腦漿被吸去就能無憂無慮的敘述。當然那是一個反諷的寫法。〈圖書館奇譚〉是一則關於知識與教育的寓言,我們被培育為愛知者,但到底我們接收的是哪一種知識?「我」被囚禁時閱讀的古老帝國稅制書籍是個微妙的暗示,稅制隸屬於國家機器,收稅者可以作為渾渾噩噩的螺絲釘,一面為國家橫徵暴歛,一面擁有溫馨浪漫的個人生活。反納稅運動和其彈壓?你當真以為他們期待你閱讀革命歷史後親身實踐?

「據說裝滿了知識的腦漿,濃稠稠的,也會有一粒粒的,非常美味哟。」

當然,原來故事裡的奇幻感也依然濃稠。村上春樹作品必備神祕近似巫覡的美麗少女,以及緊罩著毛皮羊衣、愛吃甜甜圈的無害羊男,仍舊稱職地陪伴著「我」。Kat Menschik 的奇詭畫風,也讓「各種世界全都在這裡混在一起」的圖書館地下深處,成了一座暗無邊際的黑森林。

「這種事情在每個地方的圖書館都在做著啊。或多或少。」

不瞞您說。多年後,撰寫這篇文章之際,我又回到初次讀到〈圖書館奇譚〉時打工的這座圖書館。多年後,我身邊依舊滿是攤開講義、書本、筆記的年輕學生。埋首書本的身體滲出一股清淡卻奇異的香氣。老人在地底貪婪嗅聞著他們。不知道他們知不知道自己正排在被吸取腦漿的行伍中:無數的老人招手誘你,要你好好讀書,好好學習,以後好做個成功的稅吏⋯⋯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UD4fUkxhAMA[/youtube]

不可轉載
BuzzOrange 報橘
關注台灣與全球政經動態,思考那些科技無法解決的事情。提供新聞之外,更希望提供一個場域讓你和我們經常地問「為什麼」;不要再別人說什麼我們就信什麼,所有事情不再只有「是非」、「藍綠」的二元選擇——我們需要思考,需要一直問為什麼。
關注台灣與全球政經動態,思考那些科技無法解決的事情。提供新聞之外,更希望提供一個場域讓你和我們經常地問「為什麼」;不要再別人說什麼我們就信什麼,所有事情不再只有「是非」、「藍綠」的二元選擇——我們需要思考,需要一直問為什麼。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