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23.2014

聰明人的策略性偷懶法:讓生活更簡單、取回時間掌控權!

生活中總被太多細瑣的小事煩擾,每天就繞著這些不知所以的事件打轉,生活可不可以更簡單、可不可以擁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

身為美國知名效率顧問,Ari Meisel  說這個身分不是自找的,是老天逼的。從八年前的大病過後,他開始找尋更有效率的工作方法,以挽回他的健康。透過自創偷懶九大法則,不但找回自己的人生,竟然還賺得比以前多更多!

新媒體的步調,比起傳統媒體的速度要快上 10 倍。我說的不是每天追新聞的速度,而是產業環境變化、產品變化和商業模式變化的速度。

要追趕上這個速度,最重要的能力,不是比別人聰明,也不是比別人勤奮努力。而是,比任何人都要快地,在瞬息萬變的大環境裡,快速改變工作流程、調整組織分工方式。

這幾年很常聽到「精實創業」, Pivot 這個詞是精實創業最具有代表性的字,一般大家都會用「轉型」來翻譯。 不過,Pivot 的英文動詞意思是「在樞紐上轉動」,我總覺得從動詞的角度來理解這個時代的創業與創新,會更貼切。

在瞬息萬變的環境裡,每一個今天所完成的階段性任務,都會是明天下一個階段性任務的樞紐。明天創新路上所遭遇的每個大石頭和阻礙,都是依賴著今天的成就與累積,而能輕易轉彎避開或是一躍而過。這些轉彎和跳躍的過程,就是 Pivot 。

如果創新的轉動是以天來計算,那麼用盡力氣追求每一天 100 分的完美,不如用 20 % 的力氣,把事情做到 80 分,剩下的 80% 的力氣,可以拿來創造當天更多個 80 分的事情。

很多人說創新不容易,這些不易其實有大量成分來自於對瑣碎工作的不必要建持,以及對不符合時效的標準化工作方法的盲從。這本書在談「策略性偷懶」的方法,善用工具、拆解工作項目,正是把打破「盲從」心態的執行作法都具體而微的展現出來。

不管你是想要實現夢想的創業者、想要創造更好生活品質的上班族,又或是想要知道如何更有效率學習的學生,都值得花時間讀這本書,用更有效的方式 Pivot 你的生活、你的人生!

  張育寧 推薦序

  • 文字出處:

聰明人都在用的策略性偷懶法

(Less Doing, More Living: Make Everything in Life Easier)

getImage-231x300

  • 書本介紹:

作者 Ari Meisel 原本經營一家科技公司,他同時也是一位綠建材建築師,八年前因工作壓力罹患了「克隆氏症」--一種會不斷腹瀉的發炎性腸道疾病,一天得吃 16 顆藥丸才能活下來。

生病之後,他再也不能跟之前一樣一周努力工作七天,而在工作上運用技巧「偷懶」,也成了他找回健康的唯一方法。然而,偷懶越多卻沒讓他少賺錢,反而越賺越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一切全靠他的自創偷懶法則(偷懶法則共九則,精選四則如下)

一、別人是八十/二十法則,但咱們反向操作

二、建立「外部大腦」,事情不必自己記住

三、為我一人客製化,我順便賺錢

四、選擇你自己的「工作」日

  • 關於作者

Ari Meisel,身兼效率顧問與成就建構師,樂於想出各種更為省時省力的方式,透過精簡、自動化及委外各項生活大小事,構成了「策略性偷懶」,適合企業、創業家,以及任何想從生活上再多擠一點時間的人。

 

不可轉載
BuzzOrange 報橘
關注台灣與全球政經動態,思考那些科技無法解決的事情。提供新聞之外,更希望提供一個場域讓你和我們經常地問「為什麼」;不要再別人說什麼我們就信什麼,所有事情不再只有「是非」、「藍綠」的二元選擇——我們需要思考,需要一直問為什麼。
關注台灣與全球政經動態,思考那些科技無法解決的事情。提供新聞之外,更希望提供一個場域讓你和我們經常地問「為什麼」;不要再別人說什麼我們就信什麼,所有事情不再只有「是非」、「藍綠」的二元選擇——我們需要思考,需要一直問為什麼。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