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04.2014

路不平,很賭爛?城市治理的疑難雜症就交給智慧城市

「數位、網路、行動裝置、雲端」曾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未來,又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若要回答第一個問題,可以參考蔡阿嘎三天前上傳的這支影片。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qw6MP5nXUJc[/youtube]

 

但第二個問題,就得往下看了。

到了 2050 年,地球上將有 70% 的人口居住在都市。從台灣的經驗就可以看出來,當人口不斷往台北市集中後,也會衍生出許多問題,例如交通打結、政府部門無法負荷市政事務。面對這些已經發生與即將發生的問題,IBM、HP 與微軟皆投入大量資源研發「智慧城市」的相關技術,希望能以此技術解決問題。

  • 「智慧城市」是什麼?

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知識社會下一代創新(創新 2.0)環境下的城市形態,強調智慧城市不僅僅是物聯網、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更重要的是通過面向知識社會的創新 2.0 的方法論應用,構建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徵的城市可持續創新生態。

看完還是不懂吧?簡單來說,政府部門與網路的關係,不再只是過去那種「架設官方網站」這麼單純「政府→市民」的方式,而是政府將與私部門合作,甚至是建立平台,直接讓企業或個人在該平台上提供各式各樣的服務,讓民眾真的能夠得到他們想要的服務。靠著高速運算的技術,以及更開放的市民參與,讓城市的運作更有效率,也更貼近人性。而且,這件事情在台灣已經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例如新北市長朱立倫,就以雲端科技為技術,設立了情資整合中心,以提高警方的辦案效率。

  • 節省能源、節省人力,都能交給智慧城市

至於其他國家的經驗,西班牙的巴塞隆納也在微軟的協助下,推動「OpenData BCN 計畫」,該計畫以 Windows Azure 雲端作為基礎,將政府的各種資料集結並整理,例如人口密度、失業率。此時,市民就可下載 APP 取得這些資料,初步判斷各地區的模樣。同屬西班牙的馬加拉市,除了市政府會協助家戶裝置太陽能板之外,在當地的 LED 路燈,甚至還會因應車流量來決定照明的強度,達到節能的目標。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台北街頭時常看見被塞爆的垃圾桶,若能引進倫敦的「智慧型垃圾桶」技術,就能還給城市更整潔的環境。「智慧型垃圾桶」內附太陽能電池,電力主要用來壓縮桶內的垃圾,並且在垃圾桶即將爆滿的時候,就發出訊號請清潔人員來收。除了維持整潔,還可以節省清潔人員「巡垃圾桶」的力氣。

  • 智慧城市的守備位置,橫跨交通、治安、天氣到醫療

在交通上的應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則藉由蒐集計程車的即時位置資訊,將此資訊與大眾運輸、環境污染等其他資訊結合分析後,得到更精確的交通流量數據,並告訴民眾用不同交通工具所需花費的時間。

波士頓市政府更是充分體現了「智慧城市」概念中「開放參與」的精神。市政府開發了名為「street bump」的 APP,若用戶下載的這個 APP,並經過道路顛簸的地方,APP 就會自動傳送當地位置給市政府的公路養護單位。就像前面提到的倫敦清潔人員一樣,再也不用靠清潔人員在路上慢慢巡,藉由外界訊號的回傳,再出發工作,這種工作模式更加提高了道路修補的效率。

同樣因「開放參與」而得到好處的城市,還有墨西哥的圖斯特拉-古鐵雷斯市。這個案例中的主角是計程車司機。當他們在路上看到意外發生時,馬上用智慧型手機拍下照片,並附上簡短的文字回報到一個「串聯 46 個市政單位的平台」後,警察或消防等其他單位,就能馬上派員前往處理。

除了交通以外,印度孟買也推出了與醫療有關的 APP。此 APP 讓主治醫師能即時追蹤肺結核的病患,而且這些即時更新的資料,也能讓市政府隨時隨地掌握疫情擴散的狀況。西班牙的馬德里,也透過資訊的整合打造出新的急救平台,靠著高速運算的力量,成功縮短了從反應到救援的時間。今 (1) 日晚上的台北,正有一群消防員因為消防人力長期不足而上凱道抗議,這個經驗實在值得台灣學習。

而高速崛起的中國,也在上 (8) 月 29 日宣布,要在 2020 年打造一批具有「公共服務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細化、生活環境宜居化、基礎設施智慧化、網路安全長效化」功能的智慧城市。只是,智慧城市要能達成,有一項根本條件在於資訊透明,這點,中國政府到底有沒有辦法接受,或者只做半套?就得留待時間檢驗。

「智慧城市」在國外已有許多成功的案例,台灣各個城市也正在積極推動智慧化,但到底能不能成功,並落實以民為主、以人為本的核心精神,就得看各地方政府是否能放棄過去那由上到下的思維,並且真正實踐「開放參與」了。

 

不可轉載
BuzzOrange 報橘
關注台灣與全球政經動態,思考那些科技無法解決的事情。提供新聞之外,更希望提供一個場域讓你和我們經常地問「為什麼」;不要再別人說什麼我們就信什麼,所有事情不再只有「是非」、「藍綠」的二元選擇——我們需要思考,需要一直問為什麼。
關注台灣與全球政經動態,思考那些科技無法解決的事情。提供新聞之外,更希望提供一個場域讓你和我們經常地問「為什麼」;不要再別人說什麼我們就信什麼,所有事情不再只有「是非」、「藍綠」的二元選擇——我們需要思考,需要一直問為什麼。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