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25.2014

每天早起兩小時,除了健康之外還有什麼好處?

上個禮拜,我發起了一項挑戰,不只挑戰讀者,同時也挑戰我自己。挑戰內容為「瘋狂的早起」,我們將起床的時間往前提早兩個小時,無論是在凌晨 6:30 或是凌晨 4:30。

先講結論好了,在每天提早兩個小時起床,我們擁有了一段沒有人打擾的時光,在這段時光中,不必背負他人的期待、沒有壓力,這樣的結果讓我們擁有更好的專注力與更有創意的思考。

  • 我自己的情況是 ……

當時我是這樣計畫:早上 6:30 起床,接著做些早晨運動,然後預計 8:30 到公司。

但我沒有一次也沒有成功地在早上 8:30 抵達辦公室。實施這個計劃的第一天早上,我根本處於混沌狀態,只能呆呆地望著我的咖啡。

即便現在已經實施很久,我仍每次都拖到 7 點以後才出門,不過基本上還算完成我 6:30 起床的要求。

  • 專注焦點

另外一個目標,是專注那些對我很重要的東西,就像「健康」。

只要 deadline 沒到,我們就會把工作時間無限制的拖長,並想著「我還有明天!」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的意志力也跟著耗盡,我們可能因此衝動行事,或是什麼都不做。

所以藉由早起,讓自己專注思考,哪些是重要,並安排優先順序

  • 創意思維

第一次,我的身體有這麼多的腦內啡,當時我幾乎感到瘋狂,我的頭腦充滿創意和想法,不知道是因為運動,還是因為不需處理立即性工作。

而我的內心對話,不會因為我在走路而閉嘴。

  • 為你的另一半考量

比另一半早起床,意味能做些額外準備工作,像我會將運動的衣服和包包放在臥室外,這樣我就能隨時出發;另外,我會在手機設定很多起床時間,並將它放在我的枕頭下,盡可能降低鬧鐘音量。

  • 走出家門談何容易

那麼早起床,你會發現有很多事情分散你的注意力,你只想回到被窩再睡一會,即使你不小心真的這麼做,你也會合理化你的理由,最後將一次又一次的貪睡下去。

  • 你有什麼新習慣?

讀者 Scott Thigpen 表示,他自從有了小孩,就開始 3:50 起床,享受工作前平靜、安靜的時光;此外,他會利用這段時間進行打坐、煮早飯,或是沉默地喝著咖啡。

  • 最好的創作時間

讀者 Erica Wiggins,是兩個孩子的媽,她每天早上 6 點起床,完成一些寫作,她說:「這是上天賜給我最寧靜的時間」,她有時選擇自己獨處、和 老公 Joe 喝個咖啡、敲出一些作品,甚至悠閒地看報紙,及檢查社群媒體,讓一天有美好的開始。

我可以坐下來完成昨晚沒做完的項目;而越困難的項目,完成的越早,使我的休息能像微風般舒服。

  • 健身減肥

讀者 Chris Smith 表示,他每天有紀律地晚上 9:30 上床睡覺,早上約 4:45 就會醒來,他認為,這是值得的,因為他變瘦了!

他起床後,會一邊看新聞,一邊慢慢吃著早餐(細嚼慢嚥),最後再溜狗(飯後消化)。

  • 提前一天作準備

凌晨 3:30 起床,已經是讀者 Mie-Na Srein 的生理時鐘,她指出,她運用時間作馬拉松訓練,讓她感覺更有活力,去準備接下來的挑戰。

在養成早起習慣前,早上 5 、6 點起床,都只保留給「節省 100 美元的航班」或「在東海岸開會」等有目的性質。

雖然讀者 James Grunwald 不完全喜歡早起這個想法,但他說:「寂靜的早晨、空曠的道路,抵達辦公室,並進入工作狀態,為大眾提供有效率的服務。」他認為,早早就開始準備,讓他感覺能保持領先別人,而非落後於他人。

  • 讀書時間

讀者 Christopher Sanchez 則指出,他時常利用安靜的清晨時光,來準備會計師考試,他說:「我能擁有平和的心態,不去處理郵件、室友,也不因城市的噪音,讓我分心;所以早起,使我超有效率,沒有人,只有我、筆記本、咖啡和筆電。」

  • 定案

我要繼續保持這個習慣;到目前為止,我喜歡它帶給我的感覺,而且它的好處只多不少,等著被我們一一發現。

 

不可轉載
BuzzOrange 報橘
關注台灣與全球政經動態,思考那些科技無法解決的事情。提供新聞之外,更希望提供一個場域讓你和我們經常地問「為什麼」;不要再別人說什麼我們就信什麼,所有事情不再只有「是非」、「藍綠」的二元選擇——我們需要思考,需要一直問為什麼。
關注台灣與全球政經動態,思考那些科技無法解決的事情。提供新聞之外,更希望提供一個場域讓你和我們經常地問「為什麼」;不要再別人說什麼我們就信什麼,所有事情不再只有「是非」、「藍綠」的二元選擇——我們需要思考,需要一直問為什麼。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