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別設定景點,而是設定區域吧」,我說。「別決定一天到底要看些什麼,而是好好的散步。這就是我這次想做的事情」。
我和旅伴說。
以前的旅行,總是設定要去哪些景點。每天的行程都是由景點時間決定的:從 A 點到 B 點,要花 50 分鐘的車程。博物館開放時間是早上九點,逛兩個小時差不多,這樣就可以去那個有名的餐廳吃午餐…。總是計較著時間,貪婪的想要在好不容易出發後,攫取所有的照片,到此一遊,證明自己來過這地方。
但當這次決定去東京時,我決定放棄景點的追逐。有限的時間,永遠也看不完。與其焦慮著時間不夠,不如換一個以往一直不敢嘗試的方式。從早上起床的時間,到疲倦的時間,決定今天要作些什麼。安慰自己的是,反正有廉價航空,只要有假期,隨時都可以來,也就不怕錯過了。
於是,很自然的就成了「下町」之旅。
所謂的「下町」,原本指的是出日本橋後,原來庶民所居住的地方。基本上從日本橋開始,到淺草,墨田區是一區;或是過銀座後往東京灣去。不過後來也就漸漸泛稱為其他庶民活動的地區。例如傳統的新宿、下北澤、渋谷、神保町等。
為什麼會特別想去這些地方呢?其實最大的原因是他們正在消失。這些地方有個共同的特色,就是充滿了昭和時期的味道。但隨著都市發展,這些區域都共同面臨了都市更新的問題。當天空樹在墨田區誕生時,帶動了地價成長,也同時帶來了房地產的興起;下北澤車站要走入地下,也帶來了新闢建的道路,要扯裂原本的公社世界;築地市場要搬遷到月島,於是充滿各種便宜美味海鮮的場外市場該何去何從呢?
啊,這根本是屬於都市控的行程嘛。你一定會這樣說。但其實遠遠不是如此知性,反而有著各種不同的稀奇古怪。
漫步離開下北澤車站,路旁的花店老闆正替植物澆著水。很奇怪的花店也賣菜,不過家庭主婦紛紛在路另一頭的超級市場搶購著特價蔬菜,好多花椰菜啊!尋找一間著名的咖啡館書店「B&B」的同時,卻不斷被各種設計精美雜貨飾品的小店吸引進去。吃完一碗咖哩烏龍麵,本想繼續尋找(到底門在那兒啊」,卻腦波很弱的買了二手外套(三月初的東京的確還有點冷)。
抱著在 B&B 買的一堆新銳創作的雜誌,跑到了吉祥寺,發現只有三廳的獨立電影院。啊,今天是特價日呢,下著大雨卻還是不斷有人走進來。武藏野美術館已經關門了,但樓梯間裡卻隱藏著一間專賣歌德商品的小店,可是怎麼店員大姊是個這麼家庭主婦的風格?車站邊的商店街裡,居酒屋正熱烈,OL 和歐吉桑喊的火熱。
或是在人形町,假裝自己是「新參者」的加賀恭一郎警部。從麒麟之翼的日本橋走來,已經肚子餓吃了一碗普通小店卻正統莫名的拉麵。卻還是抵擋不住鯛魚燒的威力排了起來。走著走著哇,到處都標明這裡出現在《新參者》或《麒麟之翼》的哪個場景,比方說加賀警部是買哪個醬油煎餅呢?帶著祝安產順利的小狗離開,卻被 1965 年開店的老咖啡館 RON 吸進去。侍者奶奶是不是和領班爺爺是一對戀人呢?這樣想著的時候紅豆鬆餅正在口中擴散著香氣。
到了淺草已是夜晚。沒人的商店街卻反而看見了鐵門上饒富趣味的圖畫。天空樹正與淺草寺呼應著。但遠方的居酒屋又來了,怎麼這麼像台灣的海產攤?門口的歐吉桑也不管我們是不是觀光客想招呼我們進去,可是再晚就沒有電車了啊!
畢竟一早還得來築地,朝思暮想的生魚片蓋飯。如果沒有築地市場的現貨,這碗蓋飯還可以只要 2100 円嗎?不管了先吃玉子燒再說,卻發現神社裡賣的平安符竟然是一隻鯛魚啊!
帶著魚到了神保町,想尋找《珈啡時光》裡電車交會的畫面(向李屏賓致敬),卻被二手書店阻擋而不可得。雖說不會日文,可是還是跟著人家亂翻一氣,找到了一本三十年前的哆啦A夢。累了躲進巷內一間咖啡屋 MILONGA Nueva,喝啊 1957 年開幕至今太恐怖了吧,不過碳燒咖啡真的是原汁原味。
唉,還沒去墨田區找老澡堂洗澡,也沒搭上都電荒川線這路面電車。更別提時間不夠去早稲田附近散步順便逛逛舊書店,以及崛起中好帥的代代木附近。
這一切就像是一場都市探險。我們總說大城市不過就那樣,到底有什麼特別要去的原因呢?可是如果好好留心,在大城市裡一定會有讓人興味盎然的角落。於是,你發現了些什麼呢?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