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出國都會思考如何可以做得更好,這次擺攤人生來到澳門,跟許多創作者聊天,問問大家是不是全職創作人,怎麼持續做創作,當地市場的狀況是怎樣的?
有觀察到幾個做法,提供給大家參考:
第一:大家都有we chat 個人帳號,微信就像是個人的line,互相可以留訊息互動,中國是完全看不見FB page或是部落格的,如果你想要往中國發展,還是申請一個微信吧!(但上回去馬來西亞,當地人也用微信耶!!!)在澳門的話,FB則是沒問題的。
第二:we chat申請官方帳號,是可以統一的對外發送訊息,也可以有完整的文章內容,可以放圖以及較多的文字,但剛剛上網查了一下,要申請一個微信公眾平台需要的是在地文件,這件事情好像不可行呀!!!
這幾天跟創作人交流,觀察到一些市集分析~
全職工作比例:台灣=廣州>香港>澳門
以市集舉辦數:台灣>廣州>香港>澳門
商業網購平台:廣州>台灣>香港>澳門
手作實體通路:台灣>廣州>香港>澳門
目前看來,台灣創作人應該是相對幸福!!!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並且有機會以此維生。台灣的房租相對低廉,咖啡廳書店獨立小店比比皆是,1980年代後的年輕人可以有機會地創業,生活型的店家也是雨後春筍;相較澳門,一年一年,莎莎與周大福取代了巷口的麵店與在地店家。許多寧願空店面漲租金,即使具規模的在地創意根本沒有空間營運,好不容易起來的澳門創意就在大環境的影響之下又悄悄收攤。香港的情況更是有目共睹,地狹人稠,獨立創作需要時間培養,市集舉辦只是偶一為之,能夠用創作維生,根本就是天方夜譚呀!這幾年看下來,廣州創作因為數量多,市場大,電商市場發展成熟,有些優秀品牌已經展露頭角甚至規模化,但創意品牌的通病仍是產品豐富性不多,重複性過高,無論在質與量,創意手作仍是以產品為基底,論創意或是藝術性還是會因為製造而有所侷限。
台灣創意市集舉辦數量居第一,最主要的原因是,台灣2005年就開始舉辦創意市集,從社區活動,到民間自發,後來各處在地市集,百貨公司,學校以及政府部門都在舉辦,上個月光是台北在舉辦創意市集的地方就超過10處以上,大量的市集活動造就了創作人過著假日擺攤,平日創作的工作狀態,也隨著許多網購結合製造的平台出現,台灣創作人也可以上傳自己的插畫或是作品在網購平台販售;不同的銷售管道以及多元的經營模式,是台灣創作人能得以作為全職工作的最主要因素。但是這很像是另一波的創意市集泡沫化,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從2005年到2008年是第一波的創意市集全盛時期,創作人靠著市集就能夠維生了,現在很像是第二波高峰期,到處都有創意市集。但是跟前一波不同的是,那時的創意市集沒有其他的銷售管道,只是市集跟市集之間競爭,創作者有限,只不過是相同的創作者到各處去擺攤而已,但這波的高峰卻締造更多不一定要靠創意市集維生的品牌,他們已經開始有店面寄賣,工作室經營,甚至公司化,這都是前一個時期沒有的,甚至也沒有所謂的創作網購平台。這聽起來是件好事,創意市集又更進化了,創作人能生存的方式又更多了。所以,我們要問,生存方式變多就能以此維生嘛?我想,至少在品牌經營上,可以更多元。
隨著全球化的影響之下,年輕人的出路窄化,網路與科技加速了產業的動力,實體店面成本太高,香港、澳門都很難真正有手作的店家出現,是否對於台灣也是個警示呢?當所有的事情都變成消費之後。每次出國後回來,總是憂喜參半,臺灣看起來惡化的經濟卻是我們的幸福,創作之於生活,生活之於創作,對於我們所處的世界永遠要一體兩面地去瞭解,盡量去接觸不同世界的人,光是在澳門,同時接觸到大陸與香港的朋友,就夠讓我覺得,差異很大,更何況是全世界呢?
不因為出國才能跟全世界的人接觸,想要時時刻刻都保持著彈性的想法,打開著耳朵與心,去好好感受這個世界。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