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曾經是鞋子的製造重鎮,不過,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現在的鞋業重鎮已經是中國大陸,所有的資源與焦點都已經不再是台灣。
很多人因此感覺患得患失,認為我們的工作機會已經拱手讓人;我倒認為不需要因為產業與經濟的變化感到憂傷,危機是轉機。
勞工密集的工作,除了鞋子以外還有很多民生用品。
他們架構在一種「人越多越好辦事」的分工管理原則下,而這種運作模式,就是18、19世紀時引發的工業革命產物。
當一件事情被分解的細微,每個人分到的工作越簡單。當每個人在簡單的工作模式裡面發揮自己最大的功用,那麼把所有人組合在一起就會變成不得了的效率;這就是製造業。
台灣已經脫離了過去那種賣命賣勞力的年代,其實,大家應該高興才是。
鞋業最近期內的大新聞,就是在大陸東莞的台商鞋廠罷工抗議。
這間工廠從在台灣開始,一直到外移中國始終靠代工生存,所以他們比誰都需要人力。
員工多會提高管理的困難度,所以他們也一直小心的應付。
只是,再怎麼小心也難敵地方管理者的政策變化,以及員工的不平等心理。
鞋子產業不是第一個引發勞工憤怒的主事者,大家應該記得幾年前的知名電子公司事件吧?
員工氣憤到從建築物頂端往下一躍,頓時成英雄,於是加薪在中國成為一種風潮,一種流行。
以前的台灣鞋廠或許也遇到過類似的情形,我也很好奇當時的工廠如何讓大家平息怒火呢?
一般的人或不容易想像,一天超過12小時的工作,處在工廠內部的那種感受。
人在這種環境中,其實,也已經幻化成一種機械;反覆的做著一樣的事情、聽著一樣的指令。
既簡單也困難,就是這種生活與工作模式的最佳寫照。
身為鞋子工人,你的工作內容在你進入公司時早已注定。
也就是你的薪水早已被注定了,除非在職能上有所突破與升級,否則很可能永遠都要接受這樣的生活模式。
一雙運動鞋可能有超過五十道以上的工序,需要超過五十個人才能完成,換句話說,少了誰都不可以。
在一間工廠裡,少了老王幫忙做鞋底我們今天就做不出鞋子、缺了李四今天鞋子就沒有材料可以用(就算老王在場也無濟於事)
這就是工廠的難處,環環相扣,彼此應該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卻被不公平的心情一再打破-這就是他們罷工的主因。
說了這麼多,現在的台灣已經看不到鞋廠罷工這種窘況。
今日的台灣有的,是一些不願服從世界經濟遊戲規則的人,想要用小小跟少少的數量創造屬於自己的經濟奇蹟。
那些你無論在台灣哪些地方發現的手作鞋、手工鞋或者是台灣本土生產的鞋子,就是這堆想要跟世界經濟拚死一戰的英雄。
他們無畏這世界的量產原理,更不怕台灣市場規模如此迷你。
這些品牌沒有所謂的工人加薪,更不煩惱明天罷工。
他們只想要讓留在的(沒有跟著外移的)或回來的(離開中國產業鏈)那些技術人員有另一個舞台,讓這些真正會做鞋子的人,應該要做點什麼。
我想說的是,台灣的人,請你們明白。
要買到一雙台灣製造的鞋子,其實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
因為這些品牌很有可能受到世界經濟跟鞋業的脈動影響而堅持不下去,或者岌岌可危。
英雄,有時也不一定都會成功的。
但無論如何,我要向他們致敬。因為他們是一群快樂的傻子,只願意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