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默劇
法國現代默劇(Modern Mime)大師Etienne Decroux 定義默劇為「靜默的藝術(the Art of Silent) 」。
原來我們以為的默劇,並不是不講話,有時候也會配上音樂,或是音效,必要的話也會有一點台詞。
默劇的演員憑藉著身體的語言,表達出各種層次的思想情感,引起觀者的種種聯想和感應。
(個人認為默劇演員都超級厲害)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Y0_dBGWCA[/youtube]
2.凱旋門
巴黎凱旋門,又名雄獅凱旋門(法語: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
凱旋門是拿破崙為紀念1805年打敗俄奧聯軍的勝利,於1806年下令修建而成的。後來破崙後被推翻,凱旋門停建,直到1830年才開始再建。
在凱旋門兩面門墩的牆面上,有4組以戰爭為題材的大型浮雕:”出征”、”勝利”、”和平”和”抵抗”。
而且在這裡還有個可歌可泣的故事
凱旋門的正下方,是1920年11月11日建造的無名烈士墓,墓是平的,地上嵌著紅色的墓誌「這裡安息的是為國犧牲的法國軍人。」
據說,墓中長眠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一位無名戰士,他代表著在大戰中死難的150萬法國官兵。墓前有一長明燈,每天晚上,這裡都會點起不滅的火焰。
每逢節日,就有一面10多米長的法國國旗從拱門頂端直垂下來,在無名烈士墓上空招展飄揚。
3.巴黎鐵塔
艾菲爾鐵塔(法語:La Tour Eiffel;英語:Eiffel Tower,也稱為巴黎鐵塔)
艾菲爾鐵塔 是巴黎城市地標之一,巴黎最高建築物。屬於世界建築史上的技術傑作。艾菲爾鐵塔也是世界上最多人付費參觀的名勝古跡。
4.法國鬥牛犬 (French Bulldog)
1868年巴黎就出現了一種小型鬥牛犬,這就是最早的法國鬥牛犬。他的祖先是之前介紹的英國鬥牛犬唷
法鬥的特性安靜,極少吠叫,非常適合城市中公寓飼餵的狗。(我家拉拉就很吵)
5.馬卡龍(Macaron)
「Macaron」是法語發音,因各地語言上發音方式不同,在台灣是以英語發音,較接近於「馬卡龍」,但這已脫離了法語發音方式,實際上的法語發音較接近「馬卡紅」。
馬卡龍最早出現在義大利的修道院,當時有位名為Carmelie的修女為了替代葷食,而製作這種由杏仁粉的甜點,另外又稱為修女的馬卡龍,直到1533年才被帶到法國。
二十世紀初期,巴黎的糕點師傅Pierre Hermé發明一種方法來呈現馬卡龍,他利用三明治夾法將甜美的稠膏狀餡料夾於傳統的兩個蓋子層,成為新的小圓餅。
6.法國葡萄酒
法國是世界著名的葡萄酒產地,其生產葡萄酒的歷史悠久。
葡萄在大約公元前1000年到前500年之間在法國南部出現,而後它開始在地中海盆地的大部分地區進行繁衍傳播。
在葡萄酒出現的早期,這種飲料一直被視認是一種只有貴族才能享用的高尚飲品,也是一種用來敬拜酒神巴古斯(Bacchus)的祭神用品。
葡萄酒在全世界的基督教徒的心中還代表了耶穌基督的血液,這點促進了葡萄酒的平民化,使得平常民眾也擁有了飲用甘美的葡萄酒的權利。(THANK YOU JESUS)
7.法國建築物
法國在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初的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專制王權極盛時期,開始竭力崇尚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建造了很多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
法式建築風格——建築體型既有以清新、亮麗、現代爲基調而形成輕盈、活潑的建築形態,打破了混凝土方盒帶來的凝重和沉悶,也有追求建築整體造型雄偉,通體洋溢着新古典主義的法式風格。
8.法式長棍麵包baguette
原來Baguette是由19世紀中期,奧地利,維也納的麵包工藝傳承下來的。長棍麵包對法國的百姓們可說是相當有貢獻的。
因為在1920年的十月,一項法律規定麵包師不應該早上4點之前工作,這就使得當時人們在早餐時食用的圓形麵包難以完成製作。
而這個問題被後來出現的細長的Baguette解決了,因為它的準備和烘焙更為迅速。
9.聖母院
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
在聖母院門口外的聖母院廣場中,有個原點(Point Zéro)紀念物,是法國丈量全國各地里程時所使用的起測點,使得聖母院被視為法國文化中心點的象徵意義,又更加強烈了一點。
聖母院的法文原名「Notre Dame」原意「我們的女士」,這位女士正是指耶穌的母親聖母瑪利亞。
10.米其林寶寶
米其林的白色人形標誌Bibendum亦家傳戶曉,1898年法國里昂的展覽場一堆輪胎堆積如人型,引發愛德華·米其林的靈感,
請畫家設計米其林公仔,宣傳海報上寫著古羅馬詩人賀拉思的歌頌「NUNC est bibendum!」,意為「現在是乾杯祝賀的時刻」,這公仔就被命名為Bibendum。
以上就是我喜歡法國的十件事,你呢?
(下次來介紹義大利吧^___^)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