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期念設計相關科系,都會期待畢業前的「新一代設計展」,依照自己所學,凝聚最終的成果就在此呈現。但在籌備期間,會發生許多的想法衝撞,例如金錢成本問題以及想法實際呈現還有了解自己為什麼這麼做。先提醒想做商品的要更專注於「整體與行銷」想做理念推廣的要更「專業與細緻」。
因為設計範圍太廣有服裝設計、建築與室內設計、動畫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等等,在此我只針對於想做「平面設計」延伸到「商品設計」的範圍。
其實很多學生在這個時候會面臨到的一件事就是,「我想做的但老師不准」以及「我不想做但必須要做」的兩個問題。這之間會牽扯到「矛盾」,例如念室內設計但想做的是「商品」,想作文創商品類型,但老師覺得內容太單薄,想做與要做之間的拉扯。
因為參與新一代設計展的學生要投入金錢成本,所以付出的一定要用在對的上面,並要思考自己為什麼而做。
1 . 因為以後想嘗試做自有品牌所以要做商品。(測試市場心態)
2 . 只是為了這一次的成果展所以做商品。(單純創作,只想做好)
以上這兩點好像相似但其實不同,因為牽扯到自己的「行銷與推廣」層面,除了基本商品物件的品質要做到,再來就是讓人看到的要有完整專業度。新一代設計展要了解到「展示」,這個空間就代表你的形象與氣度。有時不用花大錢做裝潢,用現有的資源營造氣氛與質感細節做到就可以有所成效。
在做商品前,先思考自己要做的商品「品牌定位」
1 . 為什麼而做?對象是誰?概念的主軸是要說什麼?
2 . 商品的成本比例( ex : 展示硬體成本、商品成本、包裝成本、宣傳行銷成本等 )
3 . 互動參與(ex :網路宣傳、現場觀者與展覽之間的活動等 )
4 . 整體形象 (不要什麼風格都想做,專心做好一個重點)
5 . 售價與搭配(商品做出來就是要吸引到認同的人支持,太便宜貨太貴都不好)
6 . 加分效果(商品本身是單薄的,但一個影像、一本書冊、一個故事都是讓人更了解你的概念)
7. 團隊分工(如果你是一個人以上都要做,如果有兩人以上,就是分配彼此的優勢去做,不要全部承攬在自己身上)
8 . 運用學校所學知識與技能以及生活上的對外實際經驗,去思考自己要做的事情是否是會幫助到人(不管是療癒心靈或是更方便使用的設計等)
9 . 聆聽老師的意見,轉為自己可以加分的建議。
10 . 蒐集跟自己類似的現有品牌(國內外都可)分析自已與對方的不同之處。
以上基本10點,如果有做到,相信會有很完整的效果。當然還有很多的細節無法一一敘述,但在做的過程中如果用心體會,一定有更多的想法呈現,如果懂得延伸,很多事情會更有趣與專精。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