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09.2014

美感有公式嗎?淺談構圖(2)

「本書假設,影像成功的主要因素,在於某些關鍵思想或感覺之傳達。」── David duChemin, 《攝影眼─視覺語言的字彙與文法》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曾提到,哈洛特‧曼特認為「沒有經過設計的照片,無法傳遞內容。」也就是說,一張照片的出生,他的使命首先是傳遞一個訊息。而如何有效傳遞照片的意涵?這就是攝影的構圖設計所探討的範圍。

構圖是什麼?最淺顯易懂的構圖概念便是,把眼前的物件擺放在符合個人「直覺的美感」的地方。簡便的三分法/九宮格構圖法,將我們的「視框」切割成九個大略的區域。往往我們將攝影比作用光作畫,將相機的感光媒介比作畫作。在這樣的脈絡中,我們往往過度重視攝影的技巧,而忽略了攝影師本人的意念、意旨──攝影師想要說的話。

一張照片為什麼好看?

一張攝影作品引人注目的要件有哪些?當你問一個人說:「你的照片很好看!你是怎麼拍的?」而他回答:「我只是覺得好看就拍了。」──他的意思是在說:「我靠直覺拍照。」這當中的直覺是什麼?微觀攝影師內化的直覺,是否有甚麼線索有跡可尋?

一張作品我們可以透過以下幾個項目去評點他:約可分作主題、訊息、選用的元素、元素代表的符號與主題的關聯、元素的配置(構圖)、整體的色彩運用、快門時機、精緻度、與難易度等等。

※主題:照片主題應是攝影師欲傳遞之訊息所討論的目標。主題大部分是一種抽象概念,可以是某種情緒、心情,亦有可能是某種社會價值,諸如自由、正義等。

※訊息:主題的具體呈現,便是攝影師要傳遞的訊息。訊息本身是照片內容的直接陳述,一張傾頹的廢墟景象所傳遞的訊息便只是「一處有一座廢墟」;一張仰望天際的老人照片所傳遞的訊息也只是「一位老人仰望著天」。觀者必須將照片直觀的訊息與訊息的符號將照片主題做連結,才有意義出現。

※選用的元素:元素便是攝影師決定放進視框中的物件。在一張風景照中,藍天、白雲、山、海、光束、光影入鏡的人物都是元素。簡言之,就是觀者能從照片中判斷而出的具體事物

※元素的符號:各個元素之間單個來看並不具備意義。攝影師透過「賦形」的動作,將各個客觀世界中相互分離的物件集中在「視框」中呈現。元素的意義便來自人類溝通的各種符號意義。在探討自由主題的照片中,若出現「鳥類」、「鳥籠」之元素,其鳥籠所代表的符號意義很可能是「囚牢」的意義。而「鳥類」所指陳的也不會是字面意義上的鳥禽。然而,選用的符號意義中有許多現成、約定俗成的,若與主題沒有相對應的搭配,訊息的意義便會流失。

※元素的配置:也就是各種構圖法的具體運用。元素在視框中不同的部位出現,蘊含著不同的意義。較佳的構圖法,應是加強訊息與符號意義的強度,而非削弱。構圖關切的是一種整體的美感,將照片中的各個元素解析成點、線、面與色彩,試圖在紛亂的客觀世界中,整理出有序的意義世界。在技巧層面,包括視框比例的選擇、視角的選擇、景深的選擇、對焦的選擇都是構圖的一環。

※色彩運用:色彩運用包括構圖中,元素本身的顏色控制與作品的整體色調。構圖在意的是攝影師對自我的提問:「我為什麼要拍他?我為什麼要讓他進入我的視框?」色彩的控制亦然,色彩本身自成不同的符號意義。有效色彩的配置可以強化整體視覺的醒目程度,可以區隔不同的元素,使之不會相互混淆。照片整體的色調攸關影像的風格,復古的色調處理所引起的審美情緒自然與冷調的現實、未來感照片不同。

※快門時機:便是所謂的「決定性的瞬間」。決定性的瞬間指的是「視框中的所有元素相互配合,達到視覺高潮的時間」。他不一定指的是事件高潮,而應該是該視框中各個物件恰到好處的配合。快門時機的判斷,一方面是攝影師經年累月技巧的具體展現,一方面也是攝影師拍攝前各種決策的精神成果。快門時機是決定「一張照片之所以是照片」的審美要件。拜優秀的攝影師決策所致,我們可以在萬千瞬間中擷取出某一時某一刻。這個瞬間越無法複製,該作品的價值越崇高。

※精緻度:精緻度是一幅攝影作品較次要的審美標準,但依然不可或缺。在一張強調光影或動態要素的作品中,精緻度並不被特別強調。但在一般的攝影作品中,我們仍然要求畫面的清晰度、對焦的準確度、色彩呈現是否乾淨、影像的畫質是否合乎時代要求等。

※難易度:或曰難得度。與快門時機攸關,攝影作品的審美價值有由大部分來自某個瞬間的難以複製特性。這種難以複製的特性,亦包括事件的不可重現、場景的難以到達、不可回溯的時空等等。一張平白無奇的街景,可能在數十年後成為當地的重要紀念照,因緣在此。在科學領域的照片,需要強大的技術、設備要求,所拍攝的照片縱無特別的構圖,仍有相當的價值;偏遠地區的風景,不管是高山或深林、遠海、祕境,光是攝影師事前的準備就成為考量一張照片價值的基礎

以上是在判斷一張照片好壞時,我們可以參考依循的方向,在這幾點的基礎上做延伸,我們一方面可以去探討照片的價值,一方面也更了解該如何拍出一張好的照片。

 

Morpheus Photomagine
關於攝影的邏輯以及影像與文字兩者間敘事的思辨。

 

不可轉載
墨比陳
FLiPER MAG 專欄作者 基礎技術性的攝影是非常容易的,幾乎已經普及普見於台灣。但關於攝影的教育、攝影的欣賞以至於針對攝影的論述、攝影的書寫卻是台灣非常缺乏的一塊領域。相對於古典的藝術品、畫展或當代的公共藝術、多媒體藝術,關於攝影藝術作品與新聞紀實的攝影作品的展覽卻乏人問津,或者令觀者卻步。我想要呈現並進行書寫的便是關於攝影的邏輯以及影像與文字兩者之間敘事的思辨。攝影,作為人使用特定的工具進行對世界刻意的觀察。文字在這裡的出現,是在影像自身已經意義充備的前提下,對其的補充陳述。
FLiPER MAG 專欄作者 基礎技術性的攝影是非常容易的,幾乎已經普及普見於台灣。但關於攝影的教育、攝影的欣賞以至於針對攝影的論述、攝影的書寫卻是台灣非常缺乏的一塊領域。相對於古典的藝術品、畫展或當代的公共藝術、多媒體藝術,關於攝影藝術作品與新聞紀實的攝影作品的展覽卻乏人問津,或者令觀者卻步。我想要呈現並進行書寫的便是關於攝影的邏輯以及影像與文字兩者之間敘事的思辨。攝影,作為人使用特定的工具進行對世界刻意的觀察。文字在這裡的出現,是在影像自身已經意義充備的前提下,對其的補充陳述。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