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27.2014

香港觀察:大排檔文化

【榛果味。】香港觀察:大排檔文化

「這裡就是大排檔拉!」朋友對著我說。我們站在沙田圍站外,面對一整區由鐵皮棚與帆布搭建而起的露天攤商,販售火鍋還有中式熱炒為主。我們被引導入座,周遭都是開懷大笑、盡情吃喝的人們,乍看之下,跟台灣夜市中的牛排、小火鍋等並無二致,但很顯然的,坐在大排檔中的人們並不會趕著要去逛街買東西。

大排檔,這個名詞總與人聲鼎沸、杯盤狼藉相互串聯,成為大眾對香港傳統飲食文化的印象。始於二戰後的香港,當時為了安撫民心與解決就業問題,發放飲食牌照,讓小販在公共場所得以販售食物。食物類型多樣,兼有中式菜色如白粥油條,以及吐司和絲襪奶茶等西點,鹹點甜品間雜,成為大眾覓食的好去處。不過也因成群結列於小巷路口,清潔用水與衛生設備自不齊全,整體衛生條件不佳的關係,成為城市再造與更新時第一批瞄準的對象,集中在中環與灣仔的大排檔不是休業就是遷入店鋪。現在的香港,傳統大排檔已經少見,但這種形態的飲食需求依舊存於民間,有市場自然就有供應以滿足需求,新式大牌檔因應而生。

回到我對大排檔的記憶,周遭種種景象都告訴我:這是火鍋店,就外觀與飲食類別來看確實如此,但我感受到的情緒不止這麼表象。人們以桌為單位,成團群聚,或坐或立隨著話題與情緒反應,不時哄堂大笑。看了身旁好幾桌,才發現大家是來這裡「聚會」,從這點來看,大排檔與台灣的夜市已經全然不同,夜市在個人購物與娛樂功能上遠超過情感凝聚的功能。因住家空間不大的關係,聚會場所多需要外找尋。隨經濟發展,香港消費形態日趨兩極,聚會空間的取得越來越不易,消費便宜的茶餐廳屬於步調快速的填飽肚子型,吃飽就得走人,而可以慢慢享用餐點與聊天的餐廳往往價格高昂。而有需求之處必有供給,現在的大排檔多轉型為提供三五好友、學生聚餐的好選擇。用餐時間約三個小時,一個人港幣73元,以桌計算湯底(48元一種,一般來說都點兩種),整餐大約80港幣,肉品、青菜、菇類、丸類與飲料都可以自由取用, 邊吃邊聊,桌桌如此。

這樣的形式與內容,與台灣近年興起的吃到飽麻辣火鍋店感覺相似,但仔細觀察,台灣的吃到飽少了那份人與人之間互動的熱力,室內餐廳需要安份守己的印象自然進入心中,站起來、大聲哄笑都會成為現場眾人目光的焦點,吃飯的時候亦在意鄰桌的眼光,「上館子」是一件展示自我的意識留存在台灣各種形態的餐廳中。然而身在沙田圍那家火鍋店(在地人稱火窩)中,我感受到的是對於朋友的專注,聚在一起吃飯聊天的難得,放下手機,認真的聽著眼前的朋友、同學談話,彎著身或移動位子湊過去也要聽到大家在笑的是什麼。依舊有打卡也有滑手機,不過是在告訴虛擬世界的大家:我與朋友正開心的聊天吃飯。

三個小時,從雞牛羊吃到金針菇香菇,從蝦餃魚餃吃到高麗菜茼蒿,聊著許久不見後的近況,再到共同回憶的過往歡笑,轉型後的大排擋,負起填飽肚子的功能,更聯繫了圍著火鍋一同吃食的朋友,熱鬧與歡笑洋溢在空氣中,我笑著夾起一片炸魚皮放入鍋中,轉頭加入朋友的話題。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大排擋

不可轉載
hazelwei
榛果味。 看冰原歷險記愛上的不是喜德,而是那顆常常被丟失的榛果。 而人生就像那顆榛果一樣,總是走出原本的計劃,卻因此撞見美麗的風景。 不務正業歷史系畢業生,在藝術、文化、策展與創業行銷等領域打轉,現為TEDxTaipei工作團隊新生。 愛東張西望和聊天,將眼腦心手連在一起,記錄看見的一切。 HazelWei,榛果味 http://hazelwei.wordpress.com/
榛果味。 看冰原歷險記愛上的不是喜德,而是那顆常常被丟失的榛果。 而人生就像那顆榛果一樣,總是走出原本的計劃,卻因此撞見美麗的風景。 不務正業歷史系畢業生,在藝術、文化、策展與創業行銷等領域打轉,現為TEDxTaipei工作團隊新生。 愛東張西望和聊天,將眼腦心手連在一起,記錄看見的一切。 HazelWei,榛果味 http://hazelwei.wordpress.com/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