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一向都是追求有意義的事,對於資訊不能只是囫圇吞棗,所以人腦會聰明的將“意義”和“記憶”資料結合,化為真正的知識能力…
但是在台灣,從國小到高中的求學階段,學校一昧將知識灌輸給我們,好像一定要我們自身孜孜不倦的寒窗苦讀背誦,才能拿到他們口中所謂的好成績,看到這裡,我試問讀者回想過去,當初為了考試拼死拼活熬夜死背的東西,如今還留在腦海中嗎?
對於每一件資訊,我們都會希望能銘記在心,但卻很少能把所學深刻的存放在腦海裡,其實只是我們用錯了方法,祕訣就在於怎麼把資料做連結!
人類學家Michael Wesch (魏許),認為
意義+記憶=知識能力
[意義]
在人的腦中,有意義的部分才會被叫做資訊,這和不斷背誦得到的資訊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要透過一些故事和情感體驗加以維繫,才能形成意義。
[記憶]
歷史作家史景遷的著作中,有提到利瑪竇如何建造記憶宮殿。方法其實大家一定很熟悉,想像你自己的房間,就算亂成一團,但你一定知道什麼東西應該在哪個位置。記憶宮殿就是類似這樣的概念,構築一個自己的記憶場所,對於想銘記的東西,都應該賦予形象,並分派一個場所,將訊息安置於其中,於是看到一個物品,就能回想各自的細節,所有的資訊就會像手牽手互相聯結,一個接著一個湧現。
一旦意義和連結結合,訊息就才能真正化為你自己的知識能力!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