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itcoin)──這是現在人人掛在嘴上的話題,但哪些說法是事實,哪些是炒作呢?
或許唯一能斷言的是,比特幣不會立刻消失。我怎麼敢這麼說?我不是經濟學家,我是一個駭客,整個職涯都在探索及修復大型網絡,而這個世界正是由網絡組成──金融網絡、社群網絡、電子網絡,甚至實體網絡。
我不是「比特幣」派,也不是「全球金融體系」派;我是「解決問題」派。
我們確實需要新的貨幣
實話實說:錢有很多問題。不認同的人一定是從事高級金融活動。
我們很擅長在毫秒間搬移巨額款項,但當你只想買杯水果冰沙的時候呢?
日前我走進一家Jamba Juice連鎖果汁冰沙專賣店,結果獲悉如果我使用面額大於20美元的紙鈔,或不幸信用卡消磁,我就喝不到水果冰沙了。
沒錯,我們有信用卡,但現金是在同級(P2P)的人與人之間流通的貨幣,信用卡卻只支援消費者階級(顧客)和商人階級(提供服務者)之間的付款行為。有些新創公司甚至想改變現狀,而每回這類新機制(如Square、Stripe、Venmo等)出現時,便有數以億計的金錢透過這些新管道交易。
如果沒有潛藏的需求,也就不會有上述發展,但就連這些新機制也難免失敗。好比我很喜歡Paypal線上收付款服務,但大概每個人都曾聽說哪個人的Paypal帳號被停權的事,要不就是自己被停權過。同樣的,比特幣也有不少問題,但這東西本來就沒想要無懈可擊。
比特幣的價格確實起起伏伏,但它不會瓦解
這項缺乏管制的資源目前正呈現失控狀態,但每個網絡中未受管制的資源皆是如此,而比特幣的狀況是,供給完全不顧需求。
但比特幣依然沒瓦解。比特幣是面臨過幾次大危機,但價值從未跌到零,因為幾十年前小說家吉布森(William Gibson)就寫過了:萬事萬物,大眾皆能找到用處。
現在大家極力強調比特幣的高價值,或許吧,但比特幣真正的價值主張應是作為一種流通媒介。
比特幣確實是理想的流通媒介。要知道,如果只需持有這種貨幣幾分鐘,我們根本不用在意它的價值,管它等於五元或五千元,反正可以立刻轉手。當然,比特幣的價值也會短期浮動,但我們交易的速度越快,幣值也就越不重要。
比特幣幾乎沒有集中管理
比特幣的威力在於其規模「大到難以管制」,就這麼想吧,管10個人很容易,管1萬人就難得多。若我們想讓一套機制不受控制,那就把權力分給越多人越好。
但比特幣仍有一些環節並非「大到難以管制」,好比只有少數單位能將比特幣轉換成美元,未來這類單位會越來越多,但這類關鍵節點的數量並非由比特幣本身設定。
比特幣自行設定的是成功開採比特幣的人數──每10分鐘,全球有1人能贏得這個「大樂透」。全球有數以萬計的人在開採比特幣,但每天只有144人能開採到,多數人則可能忙了幾年還是一場空。
為解決這個問題,「集體開採」的模式便應運而生:舉例而言,參與集體開採的人花費原本14%的精力開採比特幣,就能獲得14%的收穫(集體開採費用另計),如此所有參與者都是贏家。
但現在又冒出一大競爭對手──根據此運算率分配圖的資料,已有近50%的運算工作由「BTC Guild礦池」掌握,他們是比特幣背後的一大主力,而這個比例並非巧合,BTC Guild礦池只是刻意不超過半數而已。
BTC Guild會承認竊取比特幣嗎?沒人知道,但他們終將回答這個問題。
比特幣像黃金
黃金為何珍貴?不是因為金光閃閃,也不是因為能鑲牙或導電,身為工程師,我能說具備這些特質的東西多的是。黃金的價值在於自古以來便可作為流通的貨幣。
相較於Paypal等交易媒介,沒有中央機構能決定使用者手上的比特幣是否有效,也沒有什麼單位能捏造比特幣的真偽;比特幣為本機驗證,這點就像黃金一樣,並且像電腦上的數字一樣易於細分。黃金的本質就是黃金,而比特幣的本質就是比特幣,無法偽造。
此外,黃金的供給會隨著需求自然增長。過去,金礦曾豐富到在溪流隨便開採一下就能致富,但如今科技進步,容易開採的金礦日漸稀少,導致只有坐擁雄厚人力財力的大型企業及政府能有效開採金礦。
比特幣也有類似特性。市場對黃金的殷切需求導致大家設法增加供給,不斷開挖新的金礦,而市場對比特幣的需求也使得越來越多人投入,然而比特幣的供給量卻維持不變,只有分配方式改變,這就好比在南非開挖金礦會導致美國猶他州的礦產減少一樣。
金礦其實是用採礦所費的資源換來的──看你能投入多少人和資金開採。採比特幣的人也像黃金礦工一樣,他們大可把時間投入從事其他實際工作,但若說採集比特幣或黃金是無意義的事,這便是誤解了重點。
舉例來說,鑽石也只是地球花了千百萬年將黑炭壓成璀璨透明結晶的產物罷了。從歷史角度來看,要讓貨幣像實用物品一樣具備雙重功能,這種概念根本有問題,想想看,假使零錢的面額低於鑄造硬幣的金屬本身,會有什麼後果?
但比特幣或許優於黃金
黃金不像比特幣一樣能瞬間傳輸,因此也只是另一種透過電子網絡交易的財貨罷了。總會有人捏造他們擁有的財貨數量,而我們沒辦法分辨真假,但黃金可以根據需求來調整供給。
而比特幣擁有密鑰加密技術,因此持有人能證明自己擁有多少比特幣,只要私鑰簽署成功就行了。
所以,因電影《社群網戰》和臉書而聲名大噪的溫克沃斯兄弟(The Winklevoss twins)才會說:「我們選擇將資產和信心投入這套沒有權力結構和人為失誤威脅的數學框架。」
【DAN KAMINSKY小檔案】
知名安全專家,曾任職於思科、Avaya主導「滲透測試」計畫。Kaminsky曾因為找出網路DNS的關鍵性漏洞,並領導修復網路基礎建設而聲名大噪。是美國在這個領域的代表性人物。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