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類於1963年發明二氧化碳動力的人工手臂至今,義肢發展已大有進步。
這項技術不同於腦部神經介面,義肢只需與患者肢體神經相連,故手術規模與風險都較小。這套系統運作時不需任何視覺資訊,穿戴者不需將一切攤在眼前,也能夠控制系統,故翻找口袋等工作也會簡單許多。
「平行介面神經電極」可提供直接感官回饋給患者,這套系統駭入體內神經系統,神經壓平後,與電子接觸面積變大,降低互動難度,凱斯西儲大學研究人員參與其中過程中,也曾利用相同技術恢復癱瘓肢體的活動能力。
裝上義手的民眾不需視覺輔助,即可知道研究人員觸碰哪隻手指。世界各地不少團體都投入相關研究,包括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曾在二月宣布,今年也將測試另一種感應靈敏的義肢。
在Darpa的新聞稿裡,也提及義肢動作非常自然,包括使用義肢跳躍或抓住網球等。芝加哥復健中心研究員運用名為「目標神經元再接」的技術,可同時控制肩膀、手肘與手腕。
這項技術重新連結截肢的神經,故可運用既有肌肉控制義肢手臂。去年Zac Vawter即利用這項技術所打造的義肢,爬上芝加哥高442公尺的威利斯塔,藉此為芝加哥復健中心募款。
這段影片裡,前軍官Glen Lehman在伊拉克受傷,示範使用「目標神經元再接」技術義肢的動作多麼流暢。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