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部門美學近來廣受大家關注,從公共設施的外型、門牌指標以至政府的網站名片,大家開始期待政府透過設計的力量,創造更具美感的形象。與每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身分證也不例外,自去年「身分證明文件再設計」設計比賽以來,對於身分證的欄位內容、設計樣式大家多所討論,近期也有了初版設計的樣式。除了知道有哪些改變,設計背後的本意也十分值得瞭解。
版面簡潔易讀,改為「白底」及「黑體字」
相較於舊版身份證「粉紅底」及印有明顯「防偽壓印」,資訊識讀上較為紊亂,新版身分證改為「極簡白底」,版面不再擺滿資訊,增加「留白」空間,透過設計將版面梳理整潔,欄位更有延展性。
此外,不再混合使用傳統常見的「標楷體」及「細明體」,搭配現代沈穩的「黑體」無襯字體,並增加國際性中英欄位,符合設計趨勢,也提高可讀性。整體而言,視覺呈現變得大方簡潔。
運用「資訊分層」,將「文字群組化」
排版上也屏棄一板一眼的「表格式」排列,去掉不必要線條,以字體大小區隔標題及內容,嘗試將「文字群組化」,把姓名資訊集中於左上方、其他資訊集中於左下方,資訊整理上更符合直覺閱讀的習慣。
臺灣「自然地貌」入景,獻給島嶼的人民
底圖改以台灣「玉山山脈高線圖」作為主要圖紋,而不再是舊版的「蘭花」、「臺澎金馬浮雕」等常見圖形,用隱約的底紋來詮釋,也象徵了身分證件的指紋,具包容的樣態。
以紐約市民卡為例,背景也包含了褐色紐約市地形圖。比起過多政治圖案,以身處的自然山海環境入景,使用的意象是居民身份認同的最大公約數,更貼近了人們對於土地同情共感的歸屬認同。
「性別」、「婚姻狀態」欄位,尊重多元個體與關係
為推動性別平權,性別數字除現行「 1 」代表男性、「 2 」代表女性之外,將以數字「 7 」留給跨性別者。以往,跨性別者如果想更改欄位,須進行手術才能變更登記,長期而言,性別認同在不同場合是否能受尊重仍須持續關注,依然十分稱許政府此次重視不同性別人權的美意!
「婚姻狀態」未來將只會顯示「有、無」兩種情況,不會顯示配偶名稱。部分人認為婚姻為隱私的一部分,不必要揭露;但「隱藏欄位」的反彈聲浪過大,主要原因來自通姦罪的疑慮。但根據統計法庭中提出因身分證資訊提告的妨害家庭案,佔比僅約1%,顯示了「身分證資訊」和「增加通姦風險」似乎不絕對相關。意想不到的是,身分證也開啟了一場有關婚姻忠貞的討論。
複合式「數位功能」,加強「個人資料」維護
向結合上千項電子服務、被稱為「地表最強的身分證」的愛沙尼亞身分證看齊,也因應現代使用的趨勢,新版身分證也將結合不同功能。現階段有「自然人憑證」,並在下一階段加上「駕照」、「健保卡」資料,透過雲端擴充,未來使用可界接更多樣化使用。
相較於舊版身分證較多「外顯的個資」,新版身分證僅保留基本個人資訊欄位,其他「內藏於晶片」中不會外顯,將個資最小化。此外,新版身分證可以「自主」決定是否提供個人資料,輸入密碼才能將資訊提供。
「中華民國」、「國旗」元素,關於符號共識
討論爭點在於是否要印「國旗」?早期的身分證未印有國旗、大部分國家的身分證也沒有國旗,身分證是對內的身分文件證明,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對內有自己的身分證,主權不會有問題。只是,也有人認為身分證應該就要有國旗出現,才能對國家有共多的認同感。
以日本的身分證明文件 My Number Card 為例 ,原先日本民眾普遍排斥身分證,認為那是軍國主義的象徵,也代表了對每個人的制約,為消除對身分證的抗拒感,設計了一隻可愛的兔子吉祥物印在卡片正面。可見,符號是不言自明的共識,交互證辯討論的過程,就是通往共識的路上!
身分證不僅僅是官方文件,身為臺灣的一份子也是代表了我們對於國家的重要認同情感。延續當初設計比賽的「這次不是誰說了算」的民主式參與設計概念,對於設計細節我們不可不知,每個人也都有權利提出更好的想法!在第七代身份證誕生之際,樂見設計力量在公部門創造美好的新意象,期待一款兼具功能、美學與未來性的身分證設計,帶給人們更多好的使用體驗。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