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互動與情感關係中,總是會有人時常惹人不悅,言行被誤解,面對相愛的伴侶,也不想跟對方長時間在一起,遲遲不想面對結婚和工作,人生沒有目標,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勁,這樣的人都被稱作「逃避依戀」,這樣特殊的人格性質,可能多少都存在於任何人身上,這樣子狀況是如何產生,有三個可能的原因可探討:
遭到忽視與逃避
許多跡象指出,在嬰幼兒時期遭到父母忽視,一直被視為造成逃避型人格的主因,當小孩向父母尋求照顧與關心時,卻遭到父母的忽視、敷衍,或是期待落空,長時間下來,父母用各種理由或方式去對應兒女時,孩子會開始放棄期待,藉以避免遭到忽略和受傷,這是一種「適應」的過程,人會從錯誤中學習、改變,發現這樣的行為無法得到相對應的回饋時,透過刪除需求行為,避免重複執行不必要的動作,進而產生對於人際關係上的疏遠。
得不到同理的回饋
逃避本身就是一個選擇規避責任、關係,無法同理他人為何這麼做,選擇以自己感受為優先的行為,對孩童來說,同理心像一面映照出自己情感和意圖的鏡子,當他的行為被理解時,就會得到心安滿足,將「他人」認知為良好的存在,透過同理的反應,孩子會透過他人的回饋從原本籠統的情感需求中,漸漸整理出每個需求的目的是什麼,而從同理回應的過程中,孩子也會開始學習同理回應的他人,當自己得不到同理回饋時,也就難以理解其他人的需求和感受是什麼。
過度掌控的家庭牢籠
過度掌控或保護,與忽視完全相反的狀況,一樣也會造成逃避型人格,現在許多父母,為了孩子的發展,甚麼事情都要照著父母的意見做,從小參加才藝班、補習班,長大要考什麼學校,做什麼樣的工作等,雖是出自於好意,卻不曾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什麼,在這樣的環境下,漸漸形成束縛孩童的思考和行為的監牢,反而讓孩童與家人越來越疏遠,面對壓力,失去思考自己未來的目標是什麼,從習慣應付雙親到應付其他關係所承擔的責任。
以卡爾‧榮格為例
卡爾‧榮格 (Carl Jung),是一位瑞士的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對於分析心理學有很大的貢獻,榮格本身也曾受到逃避型人格的影響。在榮格的童年,母親對他漠不關心,察覺到母親不易接近後,都跟父親相處,然而父親也是不知世事的逃避型依戀,無論是哪一方都無法給孩子建立穩定的情感連結和關係,進而導致榮格不喜歡與人相處、神經質、焦慮,也完全無法專注學習,甚至是被學校認為是劣等生,這樣的環境讓榮格備感壓力,直到周遭人對他的行為開始影響到他的生活時,他才有了危機意識,開始反思「真的要這樣下去嗎?」這樣的念頭,使他發現,這些負面行為往往在無法正視問題,企圖逃避時產生,唯有開始正視問題時,才有機會解決。
打破惡性循環的森田療法
破解逃避行為的方法有很多種,而日本精神醫學家森田正馬,他以自身經驗創造的森田療法相當有名。森田在學生時期深受焦慮症所苦,焦慮症伴隨的心悸、頭痛,更讓他無法專心在學業上,即使花了很多錢去治療也沒有效果,正當他心裡抱持著輕生的念頭時,他決定換個角度去思考「如果都要死了,為何不抱著必死的決心去做」,之後他無視心悸的痛苦,專注讀書,最後拿到好成績同時也解決了焦慮症。森田療法的基本理念就是「順其自然」、「忽略表面症狀」,這樣的做法在現在也獲得相當高的評價。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或許有很多人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做出這些逃避的舉動,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清楚他們為何要這樣做,進而造成誤解和疏離,而希望透過知道這些可能原因後,可以試著去了解這些人是不是過去有什麼事件造成心理創傷,與他們多聊聊,帶著他們面對問題和從旁幫助,使這些人願意面對自己的傷口,突破逃避的枷鎖,建立起信任他人的關係。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