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是想跟大家分享,我從唸了中文系、大學畢業、開始工作、並出版了這本詩集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如你所見,我好像即將要出版了一本詩集,做著跟文字有關的工作、似乎正在朝理想的自己前進,但是其實從五年前開始寫作,到現在即將要出書,的這整個過程裡,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感到挫折,並且自我懷疑的。
那份挫折和自我懷疑,這或許也是許多年輕人正在經歷的事情,所以希望我的分享,可以提供一些幫助:
第一部曲:聽聽心裡的熱情
媽媽說念什麼科系比較好找工作、老師說你要考到足夠的證照、社會說你要有穩定的工作、在對的時間戀愛結婚,成為成功的人。外面的聲音,永遠都不會停止,畢業前後,這些聲音可能又用更高頻率的方式出現。
但這種時候,越需要聽聽心裡的聲音,你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完成什麼事,你擁有熱情的事物是什麼?
我喜歡跟著自己的指北針走,像當初選擇了中文系;選擇把大部分的時間拿來寫詩,而非修其他比較「有用」的課程,雖然過程中也充滿挫折,但總覺得就算去到錯誤的地方,那也是我自己的北方。
第二部曲:每一種經歷都是一堂課
高中升大學的時候,我們可能因為各種理由,念了一個不一定喜歡的科系,四年過完了,一時之間不知道何去何從,不確定自己的熱情在哪裡,好像哪裡都不太行。其實我也曾遇過類似的處境,雖然念了跟文字有關的中文系,但是發現離我真正想學習的寫作、出版、編輯,還是有很大一段距離。光只是「上課」,沒辦法帶我去到真正想去的地方。
不過畢業,其實只是一個階段的結束,不代表是學習,和自我探索的終點。反而,畢業了之後,我們可以有更大的空間聽見自己心裡的聲音,不用在按照著課表、考試的時間點來學習,你想學的任何事情,想要探索的世界,就在你眼前展開,任何一份工作,或是經歷,對我來說都是一 個學分,有些時候選到廢課,但更多時候,我從不同的環境裡,更了解自己的熱情所在。
一份打工,讓我發現我喜歡美好的空間;一個面試,讓我發現自己需要的其實不是高額但超時的工作;一趟旅行,讓我更靠近理想的生活型態。當任何一種經歷,都是一堂世界實戰課,那也許會非常有趣。
第三部曲:帶著專業好好生活
後來我開始做文字工作,在學校的網站負責採訪、去文化公司實習、到藝文網站當編輯、替香港的媒體寫稿、幫朋友和咖啡廳寫一些文案,並在業餘時間創作、經營個人部落格、閱讀大量的書籍。文字不再只是興趣,他負擔起我的生活開銷、花費我的大把時間,成為名片上短短幾行字。
也因此發現,找到一份工作,不代表就能因此不迷惘、不追尋,一份工作不會成為一切追尋的「目的」,因為生活的目的就只是生活本身。所以我更傾向於帶著自己「文字視角」去遇見更多人、感覺每一天發生的事情、去更遠的地方,回過頭寫下當下的自己,這些,才是我的目的地。
今年二月,我從大學畢業了,但我仍然是世界的學生,把遇到的每一份經歷都當成一堂學分。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