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主辦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將於常設單元《時光台灣》重現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實驗紀錄片計畫 ──《流離島影》。由「螢火蟲映像體」於 1999 年發起、2000 年完成,周美玲導演身兼總策劃與製作人,集結 12 位不同世代的影像工作者,費時一年跑遍台灣大小離島,完成一系列挑戰主流美學的先鋒紀錄短片。
12 部系列作品形式各異、觀點多元,導演們以鮮明的主觀視角呈現台灣離島樣貌,誠實反映個人探索過程,碰觸島嶼政治議題之餘,也不忘對紀錄片的客觀真實提出批判,引發激烈辯論。
作品完成後,團隊大膽將全系列近 5 小時的短片串起、推上戲院放映,並搭配各式靈活宣傳,創下極大討論,一舉提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更屢獲海外影展選映。時隔 24 年,這批珍貴膠卷經影視聽中心整飭與數位化,將於 TIDF 完整重映。
許多離島因地理位置機要,曾受軍管或為自然保護區。面對陌生景色與敏感政治背景,創作者嘗試以實驗手法賦予嶄新觀看視角。陳芯宜的《誰來釣魚®?》(2000)挑戰主權爭議的釣魚台,嘗試從人的觀點出發,穿插動畫元素呈現團隊航向島嶼的過程。
沈可尚以北方三島為題的《噤聲三角》(2000),則拼貼島上景色並註以偽百科全書式的虛構說明,為靜默的島嶼提出辯證與控訴。黃庭輔將攝影機轉向故鄉金門,《03:04》(2000)拍攝阿兵哥百無聊賴的生活片段,襯以噪音凸顯當地解除戰地政務後的蕭瑟。李孟哲聚焦僅有軍人駐守的東沙島,《南之島之男之島》(2000)諧擬軍教片風格,以錯位音畫創造多重觀看視角。
亦有導演選擇傾聽島民心聲,對話間輻射出邊陲困境,也流露對島嶼的殷切關心。周美玲的《輻射將至》(2000)記錄被劃為核廢儲置地的烏坵島,居民操著方言惶恐抗爭,回饋金與工作機會的利誘卻動搖人心。
李志薔望向小琉球海上的中國漁工船屋,《浮球》(1999)以三章節鋪陳敘事,暗喻島嶼飄搖失根的命運。李泳泉透過《鄉愁對話錄》(2000) 關注被迫遷村的龜山島民,舊照、新聞片段與訪談漸次堆疊出島民的鄉愁,幽幽傳遞故鄉成為觀光景點的不忍之情。郭珍弟的《清文不在家》(2000) 以離鄉打工而缺席的蘭嶼青年為主角,撿拾他在島上生活的痕跡,島嶼的日常人文風貌也在言說間愈漸清晰。創作者也透過作品反向探索內心、抒發拍攝所感,或加入劇情和表演元素詮釋島嶼印象。
朱賢哲拍攝《西嶼坪》(2000) 這座僅剩四戶人家的孤寂島嶼,鏡頭凝視近乎被遺忘的邊緣居民,頻繁現身的導演也流露紀錄片工作者對拍攝關係的省思。簡偉斯的《馬祖舞影》(2000)以舞蹈為引,串起在地人心聲與導演初訪此地的見聞,表露馬祖人對未來的茫然與憂心。
許綺鷰的《我的綠島》(2000) 以半劇情半紀錄的方式,透過政治犯之女、藝術家與在地青年的交會相遇,展現綠島的複雜面貌。吳介民以《基隆嶼的青春紀事》(2000)記錄團隊登島拍攝的航程與漁民工作場景,穿插演員表演記錄意識,也探問紀實的意義。
因應此次系列影像的重映,國家影視聽中心出版的專業電影雜誌《Fa 電影欣賞》也特別規劃豐富的延伸專題,採訪多位參與計劃的影人,並邀約專家學者補充論述,一同回探當年的紀實影像實驗。
第 14 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將於 5 月 10 日至 5 月 19 日於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光點華山電影館、台北京站威秀影城、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等地盛大舉行。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