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18.2022

向竹子學習,她的柔中有剛、虛懷若谷 ── 探尋竹的蹤跡,《2022 構竹林鐵新銳展》

Editor's Note
本屆設計場域拉到阿里山森林鐵路沿線車站,從海拔 127 公尺的竹崎車站,一路爬升至 1534 公尺的十字路車站,期盼透國「竹」特殊的結構,帶動人心,激盪出臺灣獨有的動人力量。

昔日,竹子和台灣先民的生活密切不分,生活器物、建築、竹筏⋯⋯,曾幾何時,竹子幾乎從現代生活消失,看著滿山遍野荒廢的竹林,台灣有何機會在竹木建築的想望之中?

在臺灣竹產業屬於相對傳統的產業,從事者多為年紀稍長的工藝人士,相關的工藝和技術,在過去現代化的進展進程中,已流失不少,竹子領域存在一個傳承與永續發展的迫切危機。

構築於林鐵之中,探尋竹子的蹤跡

竹子仍要走進現代建築,不是鄉土建築的附庸;竹子做為建材,長遠目標要工業化,曾經輝煌、但已式微的竹產業也待產官學界共同努力才能重新建立。原竹桀驁不馴的個性恰也要讓年輕的建築設計師磨練,讓設計者有邊界感、接地氣,來日運用起竹集成材方能恰如其分,扎實的工藝文化才是產業發展的靈魂。

而 2022 年第二屆《構築林鐵新銳展》,臺灣竹會同樣找來結構技師陳冠帆擔任策展人,延伸第一屆想探索竹子採用新結構手法的可能(New Dimension),2022 年依然朝向此目標,但是將焦點放在重新看待竹構中的接頭,並計畫讓竹構與林鐵場域的特性更加結合,以帶來全新的空間體驗(New Field)。

第一屆展覽場地在嘉義製材所與竹崎車站,今年則移到阿里山森林鐵路沿線的車站,策展人陳冠帆表示,這 7 組新銳建築設計師將會發掘阿里山林鐵環繞著嘉義城市與山林的特色,同時基地以嘉義林鐵環繞城市山林,希望打造出與當地文化、紋理相呼應之地景構造物。

竹構宣言,為台灣帶來美麗的力量

「7 組建築團隊 × 7 個全新結構方案 = 新的接合設計」,7 組設計師重新看待「接頭」,探索竹材的再利用與創生,採用新結構的手法,2022 構竹林鐵新銳展可說是一次強而有力的「竹構宣言」。

竹子是這樣具有強度、柔軟且充滿韌性的一種建築素材,團隊希望帶出竹結構這樣動人的力量,期待竹子再一次在臺灣發生不一樣的事情,藉由構築林鐵第一屆與第二屆建築新銳們的努力,這樣的一群人,正努力做出屬於臺灣自己的自在和美麗。

北門站 —— 嘉義車庫園區

日治時期舊名「北門修理工場」,於大正元年(西元 1912 年)正式啟用,主要工作為建造修理阿里山鐵路各式機車、客車、貨車,許多珍貴阿里山退休火車,目前保存在北門修理工廠。2005 年起改名為嘉義車庫園區,讓民眾更親近、參觀這個饒富歷史意義的所在地。

北門翼:陳建同設計師/與木製研

北門驛最早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起點車站,阿里山的原木運抵達北門驛,依照木材種類,分別轉運至貯木池或陸上貯木場,為嘉義市製材產業的重要基地。取其同音字「翼」帶有輕巧的鳥類意象,形塑出一個年輕有力量的雕塑感構造物,進而與現有車箱展示相結合。

攝影|原間影像:朱逸文
攝影|原間影像:朱逸文

發揮竹材材料特性,以大尺度的懸臂結構呈現出月台意象,漸升的造形呈現出發的動感,引導觀者往阿里山進行竹構之旅。細部設計引用車庫園區的火車零件做為意象,用多角度的接頭去滿足力量的傳遞並同時呼應車庫園區的基地特色。

攝影|原間影像:朱逸文
攝影|原間影像:朱逸文

逐雲:王識源、盛郁庭、盧彥臣|ROSO 機器人建造實驗室

以往竹構造多以桿狀材料為構築元素的桁架式結構,這次 ROSO 嘗試利用竹天然纖維的材料特性在不同結構系統、造型與材料之間進行探索,並結合藝術、電腦演算設計及數位製造,展示竹構造不同以往的樣貌。

攝影|原間影像:朱逸文
攝影|原間影像:朱逸文
攝影|原間影像:朱逸文

同時以大尺度竹纖維複合材料結構為構築為目標,設計一座複雜曲率的薄殼構造物。探討將竹片加入玻璃纖維材料進行膠合成為竹複合材,提升材料的強度,彈性及延展性並強化單元間的接合強度來完成輕量化結構。

攝影|原間影像:朱逸文
攝影|原間影像:朱逸文

竹。之境:張家維建築師/原型結構工程顧問

竹崎,曾經於此地出現過四代的鐵道橋,目前則作為遺構展示於車站旁,分別為木構橋、混凝土橋與鋼構橋。本案試圖在竹崎車站,重構空間的摺痕,並以此為徑接續斷裂的歷史路徑。

之,是代表了林鐵的象徵符號,穿梭於阿里山的山林;之,是代表竹與竹工藝的形狀符號,深具竹子本身的形狀之美。之,也是鐵路本身的空間符號,闡述了阿里山林鐵極具特色的之字形鐵路與折返式車站路徑。

攝影|原間影像:朱逸文

主體構造為 3 根主弦桿,透過28道腹桿桿組成三角形相互連接。設計上希望採用台灣傳統的竹包管作法,減少竹子的螺栓穿孔行為,以防止竹子穿孔過多之後發生劈裂破壞。並使用雙區拋物面製造出空間的摺痕,銜接三座橋的歷史路徑,並將此摺痕轉化為竹構的鐵道橋,再現此地曾經的歷史紋理。

攝影|原間影像:朱逸文

螢河月台:陳華志、陳昀靖|華志聯合制作

經過長長的隧道,來到以螢火蟲聞名的無人招呼站,又名螢河鐵道的梨園寮車站。每年 4、5 月的時候,遺世獨立的場景總是變得如夢似幻,因此,在失去候車功能的鐵道側,團隊試圖構築一處等候場所,做為等候夜晚來臨的「月之台」。如同動畫《となりのトトロ》下雨場景中,龍貓頭上的蜂斗菜葉(フキ),其葉子的緣側線條、或山林間隨處可見芋葉都有著與竹相同,柔韌、輕盈的特色。

攝影|原間影像:朱逸文

利用竹構搭建一停留場所、希望呈現蜂斗葉脈的維管束由下而上開展,簇群而生、輕盈、明亮的特性。10 坪左右的天幕下、為高 90 至 260CM 連續起伏空間;簷高為 80 – 220CM 雲朵封閉線。全由竹片完成,作為本案的設計創意與挑戰。

攝影|原間影像:朱逸文
攝影|原間影像:朱逸文

連續起伏的拱構築出高低起伏的型態,輕觸於車站與大楠木間的空地,讓停留的人在微風吹拂、落雨聲、溫柔的光影,或等待螢火蟲出沒時,衍伸出親密的空間感受。

攝影|原間影像:朱逸文
攝影|原間影像:朱逸文

林 – 鐵 – 編界:黃卓仁、黃介二/丁尺建築師事務所、和光接物環境建築設計

基地位於水社寮車站,鐵路劃過山林,彷若一道人與自然的共存邊界。透過觀察基地,鐵道與原生竹林共存於此場域,也分別代表了人造與自然的線性元素;藉由竹工藝中常見的「輪口編織法」找出構築秩序,並將兩種線性元素以竹子編織成一片懸臂於山坡上的構造物,創造暗示人造與自然的模糊邊界與場域。並藉由構造物的引導,讓人重新觀察並親近山坡的竹林風景。

減少山坡上的泥作基礎設施,試圖實驗以竹林之間互卡的摩擦力,創造大尺度的懸臂遮棚(面覆透光板材)。透過壓低的屋面與起伏的鋪面創造幽暗對比縫隙中的竹林中的光與景。

無門之門。入山門|鄭博仁、鄭乘騏/易新設計、B 群

林鐵作為人為與自然之間打開如結界般山林的領域感,是緩慢逼近自然的歷程。而作為產業聚落的水社寮車站則是林鐵較早有人煙處。藉由交織 8 螺旋與三角線鐵道的形式形構出入了山門,還在山門的意象。

攝影|原間影像:朱逸文
攝影|原間影像:朱逸文
攝影|原間影像:朱逸文

團隊採用彎曲的竹作為形構及構築發展初衷,以集成元為製作單元採 epoxy 膠接合成「集束竹」(bamboo bundle processing),構成一條圍閉的迴圈為主結構,並嵌入一孟宗原竹為拱心石(keystone),向內傾斜的兩竹殼夾出一縫隙,誘使參觀者進入。

攝影|原間影像:朱逸文
攝影|原間影像:朱逸文

CROSS:洪和培、謝欣曄、蔡易庭|本事空間製作所

十字路如其名,一直以來是人們往來的交會點。目前更是阿里山林業鐵路實質上的終點站和往阿里山的轉乘點。當地居民倚著鐵道為居,當小火車抵達車站,雖然短暫,卻是十字路最為熱鬧的時刻。希望就在這個遊客與居民聚集的十字路口,創造一個遊客想要歇腳時可以小憩的地方;也是居民們閒暇時候聊天小聚的亭子。

照片來源:本事空間製作所提供
照片來源:本事空間製作所提供
照片來源:本事空間製作所提供

團隊採用台灣獨有的傳統工法:包管竹工法,它有著像是立體十字的意象,從這個工法延伸出由一個重複單元所形成的竹桁架。上方包覆一層半透光的膜,人們在這個亭子下,雨天能夠避雨,晴天時也能感受到如竹林般的光影變化。

照片來源:本事空間製作所提供
照片來源:本事空間製作所提供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竹會
協辦單位: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
策展單位:原型結構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不可轉載
FLiPER
FLiPER 取自英文單字 flip,意指翻轉、翻動,加上 er 的我們成了翻轉世界的人。我們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塊想要翻轉、撞擊的地方,等待著內心發起小小革命的那一天。
FLiPER 取自英文單字 flip,意指翻轉、翻動,加上 er 的我們成了翻轉世界的人。我們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塊想要翻轉、撞擊的地方,等待著內心發起小小革命的那一天。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