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06.2021

進入虛空之後,才逐漸湧上的改變渴求 ── 線上走逛《The Void of 22》

Editor's Note
#填滿內心的虛無 在瀰漫恐懼與猜疑的 2021 年,《The Void of 22》線上創作展是一份誰都能服用、無副作用的解藥。假若各位在現實待久累了,記得躲進這裡充電,讓自己再度湧上迎對世界的勇氣、渴望改變的心念。

2019 年底,世界恐慌。隔一年後,整個地球依舊惴惴不安,我們依靠著「再努力一下,就會變好」的微小盼望,撐到了現在 2021。可是,生活早已被打亂,我們進入混沌黑暗的時期,彷彿身在一潭不見底的池水,不停地向下沉淪。抬頭望向逐漸遠離的天光,想著:「我們該怎麼辦?」

再述緣起

「不如,我們辦個線上展吧。」執行長 Rasiel 在 2020 年 3 月的某個星期一的會議中,緩緩說道。「就當為了學生。」大家沒有說話,卻因為這一句如星火的話點燃幽暗許久的心情。小小團隊、各司其職,我們前後用了 3 個月的時間,終於把《__22》線上設計展誕生。

時空轉換,又來到了一樣的 4 月。我們重啟今年線上展主題的討論,Rasiel 這麼說:「設計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創作是為了展現自我。今年就用『創作展』替台灣的創作圈注入新的活水,也讓更多年輕人勇敢表現自己、實現夢想。」於是,延續我們拿手的線上展模式,今年則選擇揮別「設計展」改為「創作展」,一來再伸為「學生作品發聲」的理念,二來讓參展作品更多元,再者更希望這個舞台能體現莘莘學子在 22 歲時努力創作的自己。

《The Void of 22》線上創作展,2021 年 6 月 21 日正式上線。

進入空洞

同樣遭逢病毒的搗亂,可今年更不同的是團隊迸出的新主題點子。「究竟自己的明天會在哪裡?沒有人能說得準。因此取名《The Void of 22》,代表 22 歲的沒有包袱、22 歲的虛無、與 22 歲的可能性。」Rasiel 提出的點一下子就正中 Maggie 的心聲。於是,空虛的巨大與無垠,便承擔起囊括起每個畢業生內心的坎坷不安與不確定性。那虛無飄渺的感覺,就是團隊想呈現給大家的。

一個展覽的誕生,視覺的的確確是非常重要且不可忽視的一環。當團隊迅速確定主題後,設計師巫呼便開始著手前期的徵件視覺、統籌《The Void of 22》的主視覺。

「初期我一邊理解和感受『void』一詞的時候,搜尋不同方向的素材和想像,宇宙黑洞、巨大凹陷的地洞、愛麗絲的兔子洞、空白、空虛,各種對於 void 的解釋、想像、畫面。不斷地把每個想法加入『22』做化學實驗,最終產生出最合適的意象。」巫呼說。

在主視覺上,展覽名稱的字體使用鉛筆繪製寫出;歪曲的筆劃加上細長的形體,從筆觸中帶出一點神經質感。

「對我來說,void 是感性層面的一種狀態,充滿虛無、飄渺感,像是在無邊無際的宇宙、黑暗中漂流,沒有方向,沒有目的地;有點負面,但又不是純粹的負面,有點介於負面和中間值之間,是平靜的無。」巫呼心裡的 22 歲亦是如此,充滿了某種無力、虛空感,在黑與灰之間的灰中漂流。

也因此,巫呼一直想在視覺中表現出這樣的「漂流感」,彷彿我們都是在某個空間裡浮沉著。「所以主視覺的畫面中,『洞』的出現都是不規則、帶著流動感的形狀,象徵我們心靈在這偌大宇宙中起落的模樣,也意味著不安、害怕的狀態。」

用全黑配上單純的白灰色調,並以佔滿畫面的洞作為視覺焦點,希望觀者能夠像是掉入到了一個虛幻、漂無的世界,在安靜的畫面中感受到某種引力。

為了加強上述的意涵,巫呼在主視覺的版面上刻意讓不規則的洞佔滿畫面,讓文字資訊被「洞」擠到四周,彷彿「洞」正在慢慢擴張、吞噬掉什麼,又像是安靜地漂浮在原地。「每個人心中的那個洞,都是不停在流動、變化的,我把這個意象套用進來。」她設計各種不同樣態的洞,放置在不同的版位頁面,意味著人在面臨不同的時空,心裡的洞則會產生不同變化、漫延畫面。

一樣使用鉛筆繪製每一 個「洞」,讓觀者感受到鉛筆那種初始、純粹的意涵;象徵我們的內心世界,同為一個很初始、未被揭發的所在。
各自形狀、大小的洞,應用於不同版位的示意。

漂流展間

主題迅速確定後,Maggie 隨即包下整個展間的企劃。「我一直在思考要用什麼樣的規法,才有辦法把所有作品都包含進去。最後決定以『作品』的創作概念來做區分,而不是以創作種類。」她細心地說。

她絞盡腦汁,四大展間的名稱、文案終於有了定案。「void 是一個有空間意義上的詞,所以這四個展間:『派對現場』、『夢境長廊』、『共生之島』、『日記工廠』,都是一個空間或地點,意在希望讀者進入 22 歲的 Void,跟著我們一起在不同的地方,找到能與自己共鳴的角落。」

有了展間的規劃,展覽就更有「逛」、「瀏覽」、「體會」的味道。

從展覽的主題到、企劃,最後要來到整個線上展的網頁設計。巫呼說,其實今年的規劃最主要是來自於去年《__22》線上展的檢視與優化。今年團隊們有了經驗與更充裕的時間,重新審核與檢討,並放大最初的核心理念:「讓逛展的過程更加感性,更融入實際在逛展覽的感受。」

「首先,在視覺的體驗上我們強化了每個作品的主體性,在展間中放大每個作品的圖像,保留每個作品個別的比例、不求網頁的一制性而做裁切。這樣一來,觀眾就能純粹的以視覺先決,再進入作品頁面深入了解其背景及細節。」巫呼解釋道。

「創作是多元的,每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說故事的方式。」每個展品都有相同待遇的規格與版位,作品列表也是採一致的圖片規格,列表頁面保有作品各自的特色。

逛展時,展品重要之外,體驗也馬虎不得。巫呼說自己在瀏覽很多網頁時,經常會迷失在通來通去的網頁中,尤其是展覽類的網站。我會急於想要搞清楚自己是在展間嗎?是不是還有下一層?這個順序是聯通的嗎?等一下還要回來嗎?「所以在設計《The Void of 22》時,我們透過單一化路徑並去除過多的選擇,讓體驗能更清楚順暢。」

網頁中加入了明確的展間編號、瀏覽百分比,單一化路徑之外,展間之間無法互通,也能讓觀者能順暢地走完路線,更專注於展覽的內容欣賞。

意味什麼

那麼,不知道在你心中,《The Void of 22》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呢?「我認為對於參展者,他們能夠在這個線上空間完整發揮自己的創意,不受學校科系、專長背景等影響,做出自己做熱愛的創作。」Rasiel 說。「這個地方就像是一扇窗戶。白天時,我們能看見窗外的風景,夜深人靜時,沉靜黑色就會映照出自己的樣子。」難得他流露一番感性。

「我認為對參展者,算是離開學生身份前最後狂歡。而之餘觀展者,則是一個時光逆流的探險。」Maggie 相信 22 歲是一個長大的緩衝點,學生能慶祝身份的轉變,觀眾則能進入時光機,與新思考溝通對話、碰撞火花。

「前面說了這麼多關於展覽視覺、網頁的概念,但其實最重要的就是每個作品能夠被看見、被欣賞、被認同。」巫呼則認為相較於去年,今年更著重策劃完整的平台讓學生大放異彩,觀眾最終眼所見,即是好創意集結的天地。

你問:「我們該怎麼辦?」我們說:「想變得幸福只能讓自己內心強大,空虛與虛無正等著你填入渴求什麼的衝動。」

在瀰漫恐懼與猜疑的 2021 年,《The Void of 22》線上創作展是一份誰都能服用、無副作用的解藥。因為我們知道,在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創意而是一個恣意展現的舞台;我們也知道,在這個時代,各位的內心有所希望,需要被填入或被撫平安慰。那麼,假若各位在現實待久累了,記得躲進這裡充電,讓自己再度湧上迎對世界的勇氣、渴望改變的心念。

《The Void of 22》線上創作展
地點|線上
時間|2021.06.21 – 永遠
主辦單位|FLiPER
活動贊助|巨匠設計學院
協力單位|尼普利、YODEX 新一代設計展

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辛蒂
FLiPER 總編輯|善良和文字是運轉世界的方法之二|cindychen@flipermag.com
FLiPER 總編輯|善良和文字是運轉世界的方法之二|cindychen@flipermag.com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