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10.2021

建築,是對生活的提案

Editor's Note
#建築是活的 《建築慢慢》是陳芝安導演所拍攝的紀錄片。影片有著建築師奔走、苦思、創作的建築,用作品來呈現真正的台灣、真正的生活。

想要拍跟建築有關的紀錄片很多年了。2015 年的農曆年,跟著建築評論家王增榮老師去了一趟德國,旅行的目的就是看建築。在德國科隆遼闊的田野中,鑽進鄉間的一個小教堂,撫摸著以實心樹幹為模、那充滿大自然紋理的牆面,然後安靜的坐著,接受來自上天的光、雨、風的洗滌,那一刻,疏遠與孤獨,寧靜與安詳被巧妙的連結了。

原來,建築除了使用上的功能,它還能型塑空間底蘊、雕刻時光。與宗教並無全然的交涉,在這座小教堂裡,我強烈感受到建築帶來的微妙經驗,是難以言喻的靈光。從那一刻開始,對建築的嚮往就一直埋在心中,幻想著哪一天能以建築為紀錄片題材,說一個建築的故事。

不過特別有趣的是,在被這座小教堂打開我的五感空間體驗之前,建築對我來說是要背二十年房貸的房地產,是沒有其它佈局可能的三房二廳,我與它之間只有功能上的供需,沒有其它的交流,我猜,這樣貧乏的認知,或許是大多數人對建築的看法。

當我看到法國建築師保羅.梵樂西寫到:「告訴我,在這座城市遊盪時,難道你沒有注意到,那些住了人的建築裡,有些沉默,有些說話,有些最稀罕的甚至會唱起歌來?」這俏皮的描述,說的正是這一年來,製作這部由文化部出資、公視委製的公視紀實《建築慢慢》紀錄片的第一個感受。那些經由建築師奔走、苦思、創作的建築,正在對每一個我們唱歌,靜待我們的聆聽,而紀錄片的功能,就是為大家整理、轉譯,譜成動人的詩篇。

1987 年台灣解嚴,威權統治解體,文化開始爆發出前所未見的多樣論述;但同一時間,台灣的經濟逐漸朝「全球化」靠近,商業操作的消費文化逐漸繁盛,導致台灣的文化自主並未真正建立就停滯。在這樣的氣氛底下,台灣建築就搭上這一波商業化的浪潮,迷失在西方流行的建築樣式中,因而造就了均質的國際樣式。

但有一群台灣建築師,不甘於只侍從市場與業主的需求,他們希望與土地有更深的咬合關係,他們期待在地化的特色、能修補現代性過於均質的不足,他們想要發展出獨特而充滿地域性的風格。在公視紀實《建築慢慢》這部紀錄片裡,我們介紹了讓都市建築還給地球 100% 的綠的江文淵;我們介紹了用建築對抗資本主義的廖偉立;我們介紹了像風一樣自由的黃聲遠;介紹了台灣建築新世代的曾志偉。

一年的建築旅程,隨著紀錄片的結束暫時告一個段落,無論這些具實驗性的、挑戰常軌的、生動多元的建築是否禁得起考驗,我們相信它都成為台灣社會對於生活反省的重要媒介。而這趟旅程對我們產生的影響,已經透過身體的經驗滲入我們的生活與價值觀,建築,就是對生活的提案。

INFO:《建築慢慢》
首播日期|2021.5.13(四)晚間十點
更多公視紀實:FaceBook官方網站
撰文者|陳芝安導演

不可轉載
公共電視
以多元的視野、多樣的風貌和高品質的專業製作來服務大眾, 促進教育文化發展, 是我們奮力追求的目標。
以多元的視野、多樣的風貌和高品質的專業製作來服務大眾, 促進教育文化發展, 是我們奮力追求的目標。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