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01.2021

冒著可能被魔鬼吃掉的險,也不放棄在工藝裡打滾 ── 專訪當代藝術家范承宗

Editor's Note
作為古物新風的發跡者,范承宗以雙手編撰傳統技藝的信念,接續以創新思維造化多樣萬象的藝術作品。

越過大路拐入一旁看似未開發的山林小徑,沒幾步路,一棟純白建築出現面前,順着門牌我們終於抵達本次採訪的目的地:考工記工作室。推門內進,眼前露出靦腆笑容的大男孩,正是當代藝術家范承宗!

切入古物的話題,范承宗話匣大開,一口氣把五六年前的事蹟翻出來從頭說起。那時在博物館內端看展示的古老器物,心中有感究竟它們的來歷與用途為何?基於這番好奇,他為了讀懂歷史便登門拜訪幾位老師傅,進而目睹古物的製作程序,看似簡易的操作,其實背後蘊含滿滿的智慧堆疊。

緊接著一個轉身,他向我們介紹後排陳列整齊的藝術品,大小有別的各式器具,默默記載這些年來有形無形的成果,小巧的工作環境將百貨應百客的寫照落在其中。

拖著老靈魂的熱血青年,企圖翻轉古法!

范承宗開朗外表下卻有一身老靈魂,喜歡挖掘傳統器物窺看彼時時空的故事,不捨這些歲月荏苒的資產,有天會被世代淘汰、被世人遺忘,於是畢業設計學系的他,就此展開一連串技藝工法的延攬,那一刻也開啟他與竹藝的第一類接觸。

「台灣早期有許多物件是透過手工製成,以力度與誠意展現細膩美感。」范承宗由衷敬佩匠者們為完成滿意的作品,下意識燃起的那股耐心與毅力。而這樣的精神,如同保險業務員對待保單的執著;他將手裡的那份承諾許給對方以前,早在腦海裡先理了數十回,確認內容無誤才能親手交付,這就是職人魂。

訪談到了中段,范承宗一邊向我們提起近期的作品,同時引領我們將目光投以身旁的竹藝半成品,原來它們正處於層層編織的過程。竹藝的每道功夫程序,都是經由雙手的溫度,巧妙的將原料轉剛為柔,滋長成另一番優雅氣度。而此刻,我看著靜靜躺在那的未完品,完全能從細緻的交錯竹編的縫隙,體會到屬於台灣職人的不凡。

「將原料的細節展現在小型器物之上,那麼大型的藝術裝置呢,就是把細節放大、放大、再放大!」浮誇的手勢搭配語氣,范承宗毫不保留揮灑赤子之心。提及兩年前在日月潭伊達邵碼頭所展示的裝置藝術:《筌屋》,靈感源於「魚筌」是邵族捕魚時的器具,此計畫將當地民族與自然環環相扣,同時喚回即將失傳的技藝手法。

視覺上,猶如人類穿梭「魚筌」之中;空間與環境形成一方維度,流淌一股生生不息|圖片來源:Cheng Tsung FENG 范承宗
圖片來源:Cheng Tsung FENG 范承宗

可以一生懸命,但別一意孤行!

「只要我持續的做,就有機會讓更多人認識傳統技藝,看見它們的好和價值,那麼就有機會讓古老的產品得以延續下去。」考工記工作室的創立,讓范承宗一路從個體變成群體,有了夥伴的撐腰命運開始水漲船高;找到合適的「最佳隊友」能為我們瞻前顧後,猶如未知路上盡責的保險業務員會為我們評估權益,避免貿然行事。

即便現實的殘酷總不輕易放過世人,但范承宗並未停歇腳步,他明白每項器物與其對應的古老技法,消縱的速度之快,身為後輩的我們只能持續邁開步伐,趕上川流不息的動盪變化,看準時機、把握機會,珍藏得來不宜的美好人事物。

自巧借老物活用其智慧的過程,范承宗有了不同體悟。過去人們使用未加工的原料進行製造,倘若東西壞了無法修復,也能理當順應自然還諸天地,他嘆息過往和當今待物的心態迥異,自動化製材的繁瑣度提升,光憑一支手機的來路我們已無從得知,如此複雜的生產時代,囤積了人們不需要的東西,而環境也無力消化。

「唯有堅持,方能完成心中的那份使命。」就像影像導演藉由影片宣揚理念、田野調查者依憑數據傳遞訊息、保險業務員履行承諾予以他人信賴;作為藝術創作者的范承宗,也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延續「傳統工藝」的歷代文本。

後記

拍攝結束我們移駕到工作室的接待區,范承宗拉起百葉窗的簾,午後的陽光舒服的灑進屋內,卸下藝術家的擔子,他像是鄰家男孩那樣與我們大聊生活點滴,包含工作上遇到的種種趣事,「打滾藝術範疇確實辛苦,有時靈感像被魔鬼吃掉,有時滿腔熱血最後卻空歡喜一場,但還是要找點樂子為生活打氣。」他笑了一笑,擠出最後一句:苦中作樂也是一種啦!

Photo by:Sandra Chen
更多職人故事:《揪匠吧》

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云 ʕ•͡-•ʔฅ
FLiPER 編輯|穀物倉庫供應商|berylcheng@flipermag.com
FLiPER 編輯|穀物倉庫供應商|berylcheng@flipermag.com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