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會底層晉升成大眾紅人,《小丑》與《計程車司機》殺出人性的醜陋與荒謬

Editor's Note
才上映三週的電影《小丑》,在全球已票房破 7 億美元,網路上好評不斷,小丑演出了社會底層的艱辛生活和這社會普遍仇富憤世的現象,而這部片其實是導演在向 1976 年的電影《計程車司機》致敬,透過黑色心理驚悚的電影型式,揭開社會最黑暗墮落的一面。

(貼心提醒,此篇有雷!)

「是我想太多,還是這個世界變得更瘋狂?」小丑在電影的開始就道破了這世道的顛倒瘋狂,每天辛苦地在街頭上拋頭露面、譁眾取寵,卻活得像街上的老鼠人人喊打,沒有人正眼瞧過他們因為疲憊而蜷曲的身影,在大城市中每個人都汲汲營營地想打敗別人、爬上權高位重的顯眼位置,卻一步一步地喪失最基本的同情和人性。最後本因是自保的開槍殺人,卻一夕之間變成大眾紅人,帶起社會積壓已久的怒氣,而到底又是什麼讓殺人變得榮耀?讓小丑變成英雄?

《小丑》|圖片來源:華納兄弟

《小丑》的劇本靈感來自馬丁.史柯西斯的電影《計程車司機》、《憤怒的公牛》和《喜劇之王》。其中又最像 1976 年的《計程車司機》,不管是發生的年代背景、劇情、主角的人生價值觀和電影配樂,在《小丑》都看的到《計程車司機》的影子,甚至在《小丑》中嘲笑小丑的節目主持人莫瑞就是飾演計程車司機的勞勃・狄尼洛本人!導演似乎是想嘲諷社會階級的翻轉是如此的快速,俗話說:「換個位子,換個腦袋。」過去可能曾經落魄的人,如果讓他有機會擁有權勢和地位,會不會也開始跟著嘲笑、不屑過去的自己呢?

看似厭世的人,其實才是最關心社會的人

《小丑》的故事背景發生在 1981 年的高譚市,而《計程車司機》則是發生在 1976 年越戰剛結束的美國紐約市,「人心惶惶」可以說是那個年代的寫照。計程車司機便是一位剛退役的軍人,無事可做、對社會看似毫不關心,所以選了份計程車司機的工作,讓他可以開遍整個城市,從早到晚毫不歇息的工作著,即使工作一整天他睡不著覺,他不是想要賺大錢,而是在逃避面對自己。人生之於他,是如此地空洞、孤寂又無情。

載過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客人,雖然是社會低層的勞動階級,卻也最了解這城市缺乏什麼,這城市已快要成為一個會吞噬人性的怪獸。當總統候選人問他認為這個社會缺乏什麼時,他回答:「乾淨,希望一場大雨將這個城市的人渣洗淨。」經濟開始蓬勃發展的紐約,沒有人願意停下腳步關心周遭的人,雛妓、嫖客、吸毒犯、遊民滿街走,骯髒且混亂。看似厭世、空虛的計程車司機,其實才是最替是到著想、關心真正人民生活的人,他對雛妓的幫助就如同小丑不去傷害侏儒的選擇,他們擁有的是最單純的「良心」,而不是像有些政客假裝正向積極地高舉口號,卻暗地做些偷雞摸狗的事。

《計程車司機》|圖片來源:電影神搜

我曾經以為我的人生是悲劇,現在我才發現它是喜劇

著名戲劇演員卓別林曾說:「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則是喜劇。」從他嘴裡道出竟是如此地諷刺與滄桑,就如同計程車司機和小丑的人生。計程車司機蓄謀已久的暗殺計畫本來是要謀殺總統候選人的,卻因為中途被保鑣發現而計劃失敗,進而跑去殺嫖客、老鴇和毒販,隔天被記者媒體報導為一個社會英雄,為了解救雛妓而讓自己陷於危險,可笑地是,要是他成功槍殺了總統候選人,那整個局勢會大翻轉,原本的悲劇瞬間成了荒唐的喜劇。

兩部電影有多處雷同的地方,似乎是想告訴我們,即使時間不斷地在推移,但人性依舊不變,有光明就有陰影,這世界永遠都不僅僅只有我們眼前所看的那樣而已。例如《小丑》向《計程車司機》致敬,用手擺出槍的姿勢指向自己的太陽穴,給人不寒而慄的感覺;他們也都透過寫日記來發洩無法向他人傾訴的情緒,寫下日復一日地空虛和負面思考,尤其小丑寫道:「我只希望我的死,比我的人生更有價值。」這句更是道出許多社會邊緣人的心聲;同樣地,他們都因為殺了人而從社會底層晉升成無人不知的社會紅人。

《小丑》的電影配樂也收錄多首 60 年代英國迷幻搖滾樂團 Cream 的歌曲,張狂的搖滾背景混和迷幻的混響技巧,給人蓄勢待發、迷茫又帶點不屑一顧的感覺,小丑曾說:「笑得多不代表快樂多,哭得少不代表痛苦少。」被母親取為快樂,得了一種無法停止大笑的精神病,他的笑是何等的不合時宜且悲哀,既然表情不代表情緒、悲劇有可能也是喜劇,那就沉浸在迷幻樂音之中吧,好人壞人也無庸再去定義。

在電影小丑中飾演主持人莫瑞的勞勃・狄尼洛,過去是計程車司機的男主角|圖片來源:SCREENRANT

我們在恐懼什麼?害怕小丑,還是害怕成為小丑?

從這兩部電影可以看出社會的許多面向,即使都不是真實故事,但或許現實的殘酷程度遠遠超過電影情節。小丑和計程車司機都是在大城市底下生存攪和的人,感受到深深的貧富差距,人來人往卻無人駐足的孤獨感。其實我覺得現代社會也存在著相同的厭世風氣,仇視富人也同時嫌棄窮人。更慘的事實是,當社會底層不斷被壓榨的人,有一天終於能夠有機會登頂時卻止步不前,害怕自己成為自己曾經鄙視的菁英階級,害怕自己有一天也會成為社會大眾撻伐的對象。這是電影中沒提到的部分,但也是我認為現今社會默默隱藏的腫瘤,使我們恐懼。

不管是《小丑》還是《計程車司機》,我認為都是很好的電影,透過揭露社會的黑暗面,讓我們去深思整個人與社會之間的價值觀,並且有更多元的角度去思考何謂正義?是殺人的人?還是同為資本主義共犯的我們?這些問題都沒有正解,但相信這個社會會因為有更多人的同理和思考,而變得不再那麼冷血與瘋狂。

不可轉載
Mandy Pan
文字是我的家人,藝術是我的情人,小三還在開發中
文字是我的家人,藝術是我的情人,小三還在開發中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COMMENT

章芷瑗
觀點很深入用心 ! 感覺一點都沒再亂寫
章芷瑗
在啦 
😭
好用心~ 喜歡這類分析不同電影互文性的文章
現在文章都流行亂寫騙人就對了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