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小丑》後,當下最直接的感想就是:「真正瘋的不是小丑,而是這個世界。」小丑之所以成為現在熟為人知瘋癲、古怪、令人害怕的殺人犯小丑,並非他天生就流著瘋狂殺人犯的基因,是因為沒有人真正傾聽「不正常」背後的情緒與訴說,社會結構的失能以至於一次次的漏接他的傷痛,最終引發小丑的失控與精神崩潰。
社會經常用呆板、單一的價值觀模板困住每個人,只要不符合社會期待,就冠上「不正常」這個大大的標籤,因為我們大多數人是異性戀,所以喜歡同性的很不正常;化妝不都是女生在做的嗎,喜歡化妝的男生好不正常;哪有什麼精神疾病,不就是想偷懶、抗壓性差找藉口而已嗎?但對於「不正常者」而言,我們其實也很奇怪,為什麼要強迫別人服從自己的價值觀,不服從就要侮辱、仇視。
電影作為傳遞每個角落故事的媒介,能在其中看到各式各樣的生命經驗,就讓我們精選五部訴說「跟大家不一樣的人」的故事,可能看了會感同身受,也可能會得到一點點能量,但重要的是敞開心胸仔細了解特別的人的故事。
一、《丹麥女孩》:被社會價值觀禁錮的自由靈魂
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同時也是改編自真實事件,故事的開端在一次意外中,畫家夫妻檔因為妻子葛蕾塔的模特兒遲到,葛蕾塔央求丈夫埃恩納穿上女裝,因而喚起埃恩納心底渴望成為女性的心理。故事背景發生在 1930 年左右,處於性別還十分保守的年代,光是女性要曝光、參政就大不易,可何況是如埃恩納企圖屏棄男性的社會身份,轉向成為一名女人。
就算是現代,社會也經常對跨性別者抱持惡意與訕笑,但實際上像埃恩納這樣的丹麥女孩,也不過是誠實的追求自己心中的渴望,並未傷害到任何人,社會又何以用對性別的單一想像去禁錮一個自由的靈魂呢?
二、《一念無明》:從精神患者的世界看見社會的殘忍
電影改變自真實事件,故事講述主角阿東為照顧受精神疾病折磨的母親,選擇辭去工作照料母親,並承受身旁惡意的眼光與指責,卻因為壓力與痛苦,在一次意外中任由母親死去卻未求救。阿東因此也患上躁鬱症,雖然法院雖中判定無罪,卻也被貼上弒親的標籤。
整體故事充斥著壓抑的氛圍,社會因為無知而歧視、任意指指點點,卻很少人願意理解精神患者所感受到的世界、甚至是陪伴者的無力。因為無知,所以歧視,放下成見最好的方法就是學著理解與感受,故事中若少了一點身旁的惡意,或許阿東也能更好一點,對世界更有希望一點。
三、《月光下的藍色男孩》:各項議題交織出社會底層奮力翻轉的樣貌
故事描述黑人男孩席隆在成長過程中,因為家庭、社會、學校,而對他的心路歷程有重大的影響。
即使美國看似平權,但種族與貧窮的問題卻依然未消解,席隆身旁親近的人都與毒品脫不了關係,並非是他們十惡不赦,而是在美國低層的人難以翻轉階級,糟糕的教育環境、社福無力幫助、社會缺少理解,除了販毒根本難以脫離貧窮。在席隆的各個成長階段中,家庭、同性之愛、霸凌、成長為他的生命譜出溫柔而真摯的故事。
四、《BPM》:感受心跳的每一下,放肆舞出生命的力量
980 年代末期,法國的愛滋平權運動逐漸盛行,故事便以當時的平權組織 Act Up 為故事主角。愛滋平權運動是一場苦痛與絢麗並行的運動,在社會上,政府不願積極宣導防治愛滋的方法,製藥廠不透明的研究成果,大眾的歧視與不理解;但換個角度觀看,所有 HIV 患者在街頭高喊著:「明年我可能就不會參與同志大遊行了!」以分秒計算生命尺度,美麗絢爛的為生命狂舞,迷幻的鏡頭讓人不知不覺沈浸在故事中。
大眾傾向相信 HIV 患者是因為濫交才會得病,但故事中我們看見了形形色色的背景故事,但不論如何,沒有人自願得病,愛滋也絕非絕症,靠的正是大眾的理解才能讓防治 HIV 的觀念落實到每個人心中,也才能讓政府願意作為,保障 HIV 患者的權益。
看完各個面向的議題故事後,不知道你心中是充滿心酸、壓抑還是無力呢?不要因為害怕沈重而選擇漠視社會中的弱勢,我們或許無法對每個議題都有正面作為,但在每部電影中都可以看到,真正壓垮弱勢者的很多時候是社會的歧視與不理解。因此,唯有透過不斷地了解各式各樣的生命故事,不要以自己的經歷肆意評斷別人,如果能多一點溫柔與尊重,相信世界也能少一點悲劇與淚水。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