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文化傳承成為畢生志業,創造連結世人與台灣特色的橋樑:文化銀行

Editor's Note
文化傳承對於一個族群、國家來說相當重要,然而要在台灣經營文化產業卻相當不易,文化銀行團隊將對於台灣本土文化的熱忱,轉變成為實體行動,透過深入報導以及社群的影響力,讓更多人看見在這個世界上的文化價值。

在台灣,文化推廣和教育是一件相當有意義的事,但要將作為職業,對大部分人來說可能避之不及。文化銀行-就是一個將文化與教育結合的團隊,將台灣本土文化的知識與熱情,用多元的形式將文化記憶打入不同世代中。

推廣文化不遺餘力的新創團隊-文化銀行

從無到有,將報導融入文化教育中

文化銀行的創辦人-邵璦婷,本人也是人文歷史相關出身的,在 2016 年時創立的文化銀行這個團隊,一開始從報導台灣本土文化資訊、在地職人等,漸漸從讀者的回饋中,發現大眾對於這樣推廣方式的熱情支持,也開始意識到在社群網路上進行文化推廣的效益,並開始帶入不少教育意義的內容,從推廣到教育大眾,也讓文化銀行在做的事變得更有深度。

文化銀行創辦人邵璦婷
教導大家關於氣候的台語怎麼念

走出社群,用行動力找尋文化價值

文化銀行將本土文化分成許多類別,傳統技藝、地方習俗、宗教民俗、建築古蹟等,讓人可以更具像的去理解、分類,除此之外,也提供其他單位可以在文化銀行內進行「開戶」,將自己的文化資產登陸在其中,並透過文化銀行的平台進行深入的報導,讓更多人能夠瞭解這些文化的價值。

今年七月到九月,文化銀行也跟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合作,舉辦了近兩個月的大型展覽-《懶雲診療室》,以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的筆名命名,透過他致力推廣台灣新文學運動以及行醫的精神融入展覽中,場景布置得像是醫院的門診一樣,卻用更鮮明的色調和豐富的書籍等,將日治時期的歷史添入新色彩,讓更多人願意去了解展覽背後的歷史意義和價值。

《懶雲診療室》展覽照片

《懶雲診療室》展覽照片

《懶雲診療室》展覽照片

讓文化傳承成為一件有價值的事

文化銀行挖掘在地文化價值,也時常與政府及民間單位合作,而每個不同的地區,就會有不一樣的文化特色,像是台南的沙卡里巴、大溪的迷宮巷、彰化的糯米炸等,從不同的合作對象中學習到不同的地方的文化也是這份工作的有趣之處。

分享大溪的文化特色,不只有大溪豆干

璦婷也提到,團隊創立的時候選擇以公司行號而非 NGO 的形式,是想要嘗試在「文化產業」中,不只能夠推廣有意義的事物,也能夠成為職業養活自己,並突破大家對於文化產業就是賠錢的形象,雖然團隊不大,但是在挖掘新知識和文化的過程中,將工作、興趣與推廣文化的使命感結合其中,就是一件相當有意義的事情。

文化的傳承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相當重要,即使現在的環境很難將文化推廣作為終生志業,文化銀行也堅持在這個領域做對的事情,用全新的方式將台灣文化的價值在社群上發酵。

不可轉載
棠

每個人的內心都期待世界末日到來
每個人的內心都期待世界末日到來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