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近期一次看到政府的宣導片是哪一部嗎?影片的「內容宣導效果」好不好呢,還是又是讓人一頭霧水的「畫面綜藝感」,以下三則政府宣傳影片,帶你看看那些讓人看了不禁尷尬癌上身的影片,問題到底出在哪裏?
零美感又不和諧,難以達成觀光推廣效果
由藝人白冰冰為高雄拍攝的「來去高雄」觀光影片,歌詞文案從各個角度稱讚高雄的好,卻忽略了觀光客想看到的是體驗在高雄生活的樂趣、城市優化後的建設、美味的經典小吃等等。更別說整體視覺配色少了美感,螢光紅綠的交錯;配樂還有回音效果、不貼近年輕世代;剪接後製的運鏡不夠流暢等等問題。
雖然這部影片因為獨樹一格的風格,不意外地短時間內點閱人數破百萬,但是老派陽春伴唱帶式的觀光影片,恐怕難以達到吸引民眾前往高雄觀光的效果。


歌曲舞蹈橋段滑稽,宣導內容失焦
臺中交通局「路口慢看聽」宣傳短片,則由官員與石虎人偶一起跳舞,以簡易舞蹈搭配重複的「慢看停」歌詞,但先不論舞蹈動作參差不齊,就連影片畫質過低、配樂並非後製而是現場收音,讓人納悶都已經 2019 了怎麼還會出現十年前素質的影片,更別論由局長帶頭「跳健康操」和「宣導交通安全」的相關性到底何在。
此部影片雖有大量轉發討論,事實上大部份人只關注影片失敗的滑稽,少有民眾看完影片直接連結至「下次更為注意行路安全」的重要提醒,讓宣導交通安全的教育資訊完全失焦。


社群人氣高,不代表成功宣導政策內容
行政院的「政績施政三週年」影片中無任何人物,取而代之的一隻隻「貓咪」,配以字幕簡介政績,包括有感減稅、社會住宅等,強調臺灣正朝著正確方向改變。但無相關關數據或資料對比佐證,單純只是有貓就給讚?與實際内容無直接關聯的政績宣傳片畫面,讓人疑惑是否過於傾向取悅大眾的娛樂性。


大部分一本正經的政府宣導片,瀏覽人數一向不足,無法達到和民眾有效溝通的效果;然而如果以「負面行銷」作法,影片本身因為負評或幾乎成為搞笑短片,可能也不是公部門的初衷了。即便擁有社群高流量,也不代表政府宣導片成功了傳遞正確的資訊。
越尷尬越「成功」?其實有很多宣導片也花了許多心思成本製作,一點也不遜色於專業短片,不僅寓教於樂、也美感質感兼具,例如:世大運宣傳影片、搭高捷 悠遊趣、設計進站 DESIGN STATION。檢視不是批評和嘲諷,希望從省思中得到未來修正的可能,期待在未來看到更多優質的政府宣導片!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