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Fight Club〉改編自由 Chuck Palahniuk 撰寫的同名小說,由 David Fincher 所拍攝,故事的內容為,主角之一(由 Edward Norton 飾演)在電影中始終不具有一個確切的名字,只扮演一個敘事者的身份,在片中他只是一個普通的白領階級,每天上班、被主管罵。
在一次旅途中,認識另一位主角 Tyler Durden( Brad Pitt 飾演),敘事者回家之後發現自己的公寓被炸掉了,他與 Tyler 聊天喝酒後便搬入 Tyler 的家中居住,某天在路旁敘事者與 Tyler 開始打架,敘事者從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兩人便經常在路旁打架,逐漸的吸引了愈來愈多人加入這個行列,甚至組成一個 Fight Club,不限種族、職業、高矮胖瘦都可以進入互相打架。故事便在此俱樂部組成後正式展開。
你所買的不過是我生產的垃圾:反諷消費主義
Tyler 一開始出場的角色是以肥皂商人的身份出現,片中有段就是 Tyler 帶著敘事者了解他怎麼做出那些肥皂的過程,原來 Tyler 做肥皂用到的油脂來自於整形診所抽脂後要丟棄的脂肪,帶走這些脂肪後再做成肥皂,並以一塊20美金的價格賣回去百貨公司。
百貨公司的銷售員形容這些肥皂是最棒的肥皂,敘事者如此形容這些肥皂:「我們把這些富婆不要的脂肪再賣還給他們」,同時諷刺百貨公司高價販賣的商品原本不也是人們所拋棄的廢物,透過看見前述荒誕的過程,也看見了消費主義的荒謬,我們付出勞動、時間、熱情,難道就為了這些無用的垃圾?
消費決定了你是誰:消費主義的網羅
在電影裡頭,一開始就昭示出身為中產階級的敘事者與消費主義的密不可分,身為中產階級,他的生活並不艱難,有穩定的工作、也不需要為了生計而煩惱,這樣的生活藉由大眾眼光檢視,衣食無缺的生活、體面的工作就是人生勝利的表徵,敘事者一開始似乎也沈浸在這種生活中,偶爾上班被主管盯,回家的時候可以看各式各樣的購物型錄滿足自己的欲望,敘事者在郵購的同時,他說:”I had become a slave to the IKEA nesting instinct.”(大意:我成為消費的奴隸)透過這句話,也可發現在看似衣食無缺、自由控管自己生活的人生勝利組生活下,依然是不自由、被束縛的。
我們成為消費主義的奴隸,下了班要犒賞自己就只能靠著買東西滿足自己,那自我心靈滿足呢?人的價值意義呢?這樣的問題已經成為”What kind of dining set defines me as a person?(大意:我的消費決定了我是怎樣的人)”對於敘事者而言,他的「所有一切」就是他所購買的商品,物質取代心理層面的追求,人生的意義揭露在購物型錄上,不再需要深思自己對未來的追求、人生的意義,只要想著下次要買什麼,就是人生的意義。
Tyler 片中這樣說:「我在鬥陣俱樂部中看見前所未有強壯、聰明的人們,但我也看見我們整個世代都浪費在不重要的工作上,努力工作只為了買一堆我們根本不需要的狗屎。
這段話表達了被勞動、消費主義綁架的人,得不到自由、自尊,偶爾得到資本主義的甜頭便好像滿足了,但透過 fight club,每個人都得以被解放出來,在 fight club 中,人們重新找回自身生存的意義。
精神文化世界大戰:反主流價值的殖民
電影中 Tyler 如此形容 90 年代的年輕人:
「我們是歷史過渡期的世代,我們沒有生存目的、沒有世界大戰、沒有經濟蕭條,我們的世界大戰就是精神戰爭,我們的經濟蕭條就是我們的生命。」
精神的文化戰爭之所以比武力的戰爭更難抵禦的原因在於,文化戰爭並沒有明確的敵人,我們既被文化緊緊網絡著,卻又難以掙逃,抵禦巨大的主流除了顯得不合群、破壞社會規範,有時更顯得無力 ── 明確來說,你並不知自己在抵禦「誰」。
要抵禦主流文化對我們精神的殖民,所能依靠的戰術並非巨大、翻轉一切的革命,就像在電影裡所昭示的,敘事者代表的就是被消費主義殖民卻不自知的我們,電影並非真的要我們去路上找人打架才算解放,而是透過在日常的反動,認同自己不想只是為了賺錢做不喜歡做的工作、認同自己有個當小說家、舞者、跑者的夢想、認同自己不想要勞動只為了買更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 那麼你就是在幽微處鬆動看似堅不可摧的主流價值體系。
COMMENT
而我這個年代的人,往往認為他們說的那些“高科技”的東西是他們所嚮往的,
於是我們開始確定這才是必須追求的。
否則遺憾。